人民幣遠期外匯市場

匯思

2005年08月18日

人民幣遠期外匯市場

隨着今年7月內地推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措施,預期人民幣遠期外匯市場將會逐漸發展起來,以便進行風險管理。

相信很多讀者都知道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外匯市場的存在。由於境外人士或機構並無適當途徑買賣遠期結算的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外匯便成為他們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或進行投機活動的工具。不交收遠期外匯市場存在於香港及其他地區已有一段時間,早前人民幣升值未成事實但市場傳聞不斷時,不交收遠期交易持續增加。但一直以來參與不交收遠期外匯市場的主要都是一些外匯交易者,他們預期人民幣匯率變動是無可避免的事,因此利用不交收遠期交易來進行投機性部署;反而那些應該有較大對沖需要的(例如在內地設廠的生產商、與內地有貿易往來的商家),對這個市場的興趣或實際參與都甚少。事實上,不交收遠期外匯市場的流動性不算高,而且買賣差價很可能大至令真正有對沖需要者步。此外,儘管內地當局早已明言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會引入較大彈性,但由於改革措施推出前人民幣匯率一直十分穩定,市場根本沒有對沖的需要。

現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措施已經推出,匯率亦有若干變動,對於日常業務涉及人民幣的人士來說,對沖匯率風險的需要已變得重要。中國人民銀行明白到有需要鼓勵市場發展適合於管理匯率風險的金融產品,因此已推出新措施,以配合在內地發展人民幣遠期外匯市場。新措施容許在內地有需要管理匯率風險的人士或機構互相以出價和討價方式買賣遠期結算的人民幣,希望一個成交活躍的遠期外匯市場能夠逐漸自然形成。

但目前人民幣遠期外匯市場仍未可供境外機構對沖人民幣匯率機制增加彈性後所產生的匯率風險,而這些境外有關需求尤以香港的最為明顯,原因是香港為內地最龐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及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由於預計這類境外人士或機構的真正對沖需要將會增加,將可能吸引更多銀行成為目前在香港的不交收遠期外匯市場的莊家。透過縮窄買賣差價及降低交易成本,這些市場莊家將有助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及鼓勵非銀行人士的參與,進而發展一個更具深度及廣度的不交收遠期外匯市場,並且由只得金融專業人士參與,演變成為同時顧及企業真正需要的市場。假以時日,這個市場更可能與內地的遠期外匯市場逐漸融合。我希望亦深信市場自然會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

迄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每日波動不太大,最大波幅只是在2005年8月11日的60點子,即相當於0.07%,低於可容許的0.3%單日波幅上限。市場人士可能會懷疑目前是否有需要發展對沖工具,但隨新匯率機制的基礎逐漸穩固,各有關方面亦熟習彈性較大的匯率,我估計人民幣的單日以至累計波幅都可能會逐漸增加,因此我們宜繼續朝上述方向發展。

 

任志剛

2005年8月18日

 

有關《觀點》文章: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5年0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