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在決策、日常營運和實務中融入可持續因素,務求透過金管局作為中央銀行機構和負責任的機構公民之地位,對社會作出貢獻。
管治
金管局已將可持續發展管治納入管理架構內,名為「機構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負責帶領金管局制定和實施可持續發展策略。
成為可持續發展機構
金管局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和工作涵蓋環境、員工及社會責任三大支柱。我們有關三大支柱的策略方向如下:
為加強金管局以可持續方式經營的承諾,我們已制定路線圖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之願景。在本網頁你可以找到有關詳情包括金管局的氣候目標和策略,以及金管局對員工身心健康和社區關懷的承諾。
氣候目標
在我們持續推行的綠色辦公室計劃的基礎上,金管局的目標是在 2050 年或更早,在機構營運的所有領域上實現溫室氣體範圍一、範圍二和範圍三(航空差旅)排放1達至淨零。
金管局制定的短期減排策略之目標是完全消除範圍一排放,方式是把現有車輛轉換為電動汽車,以及通過減碳策略與節能措施,以及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並以2015年作基準,在2030年前減少63%範圍二排放。
金管局參考「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方法制定以上長期和短期減排目標,確保這些減排水平符合 2015 年《巴黎協定》的目標。
此外,雖然在確定範圍三排放量方面存在挑戰,金管局仍將在切實可行範圍內,多管齊下盡量減少範圍三碳排放,例如紙張消耗、廢棄物和航空差旅。 從 2023 年起,將在可行情況下消除或抵消差旅排放。
我們將採取措施以防止、減少和消除溫室氣體排放,並會定期報告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況。就此,我們已委任香港品質保證局核實金管局的目標設定方法及排放、耗能、用紙及廢棄物數據。
為了兌現我們的承諾,我們的減碳策略包括:
要了解更多有關金管局在 2015 年至 2022 年期間的碳分布、耗能、用紙量和非有害廢棄物密度的資料,可參考《可持續發展年報告 2022》的第 38 至 40 頁。
市場層面的支持
金管局致力推廣環境友善的市場,提倡採取措施提高金管局、金融業以至整體經濟的運作效益,並儘量減少耗用資源:
1按照《溫室氣體核算體系:企業核算與報告標準》定義
員工是金管局重要的資產。我們致力推廣工作與生活平衡,亦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共融的工作環境,裨益員工。我們重視每位員工的意見。員工可透過多個溝通渠道提出意見及表達關注事項。
健康工作間 我們的工作間採取開放式布局,以增加可用空間和效益,我們同時亦採取其他措施改善員工健康和效率。 |
員工身心健康 金管局鼓勵員工保持身心健康,定期舉辦以健康生活方式、壓力管理及安全工作環境等為題的講座,並為員工安排年度體格檢查及接種流感疫苗。金管局亦為員工舉辦各種體適能活動,同時會資助個人輔導服務。 |
培訓及發展 我們按照個別員工及機構的需要,提供配合職位的縱向培訓,以及有關一般課題的橫向培訓,以配合運作需要及促進員工事業發展,並提升員工應對新挑戰的能力。 |
平等機會與共融 我們重視工作團隊的多元化,並深信所有員工均應在沒有歧視、騷擾、中傷及傷害的環境下工作。 |
金管局致力履行機構社會責任,並推而廣之,擴展至上下游環節,以增加成效。
可持續發展的採購
我們的可持續發展的採購政策糅合環境、社會及經濟考慮,涵蓋電子產品、列印紙張、器材、樓宇服務和室內用品,高度重視供應鏈風險管理。我們會評估供應商的背景和產品,包括供應商的商業操守及勞工處理方法。我們亦把社企納入本地供應商名單內。
義工服務及慈善活動
我們致力鼓勵員工參與義工服務和慈善工作來回饋社區,並與各種社區組織合作解決社區問題。要了解更多我們的員工對社區產生的正面影響,可參考《可持續發展報告2022》的第 50 至52 頁。
社區聯繫及公眾教育
我們透過不同渠道積極舉辦各類社區聯繫及教育活動,推動精明及負責任地使用銀行與金融服務,並讓市民尤其年輕一代更了解香港金融業最新的發展及就業機會。
推動普及金融
為了在香港推動普及金融,我們與銀行業密切合作,以改善社會不同階層獲得基本銀行服務的機會。
要了解更多有關銀行業的服務指引中,針對肢體傷殘、視力障礙與聽力障礙,以及智力障礙人士和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原則和建議,請參考香港銀行公會的網頁。
![]() |
![]() |
|
LEED授予「室內設計及建造」金色認證 |
連續第17年獲嘉許為「同心展關懷」機構(截至2023年) |
綠建環評室內建築(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