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創新

匯思

2007年09月27日

金融創新

我們應審慎管理金融創新所帶來的風險,避免反應過大窒礙有關發展。

對於應該如何形容歐美貨幣市場現時的處境,可謂人言人殊,像「扭曲」、「緊張」、「波動」及「危機」等字眼都被用上了;上述市場面對的問題究竟有多大,影響有多深,也存在很大的不明朗因素。相信假以時日有關的權威分析以至最貼切的形容詞會逐漸浮現。但金融創新很明顯已再次走在許多金融市場參與者甚至監管機構的前面,以致令人難以完全識別和管理這些嶄新產品所帶來的風險。

由於有關各界仍正在努力抑制貨幣市場的「扭曲」程度,現在要談補救方案甚至點出問題成因顯然是言之過早。但整體市場對金融創新已逐漸產生頗大的懷疑;例如現時不少新興市場就認為他們的債券市場發展相對較慢其實是塞翁失馬,就如它們1997至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放慢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步伐一樣使其受惠。對此我實在感到可惜。

大家不要忘記,綜觀全球金融創新帶來了莫大的利益:嶄新的金融產品促成更有效率及更多元化的資金融通,從而提高經濟生產力與增長潛力,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集資者可用更低成本籌集資金,投資者也有更多不同的風險及回報投資組合可供選擇,從而獲取更高回報。金融中介機構也僱用更多人手,並以更豐厚的報酬來鼓勵員工不斷創新。

理論上金融創新能透過更多元化的資金融通渠道來幫助維持金融穩定,但市場人士對金融創新抱懷疑態度,正是因為未能確定它對金融穩定的影響。事實上,綜觀以往的銀行體系危機,儘管我們很難確切指出它的成因,但危機爆發前往往先有一輪金融創新。可以肯定的是金融自由化及增加市場競爭一方面會鼓勵金融創新,另一方面卻會促使部分銀行承受過多風險,致使它們在市況逆轉時營運出現問題。金融衍生工具由出現至繁衍的發展,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像期權及期貨等產品至今雖被視作對沖、風險管理及投資的常見工具,但它們引起金融波動其實有一段頗長的歷史:在上世紀90年代初,德國金屬公司(Metallgesellschaft)及美國加州奧蘭治縣(Orange County)等都是轟動一時的財經新聞「主角」,前者在石油期貨市場虧損超過10億美元,後者在利率期貨上的損失更慘重。此外,相信讀者仍記得霸菱(Barings)在新加坡日經期指的失敗教訓。香港方面,恒指期貨也一度是亞洲金融風暴期間跨市操控的對象。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金融創新帶來前所未見或隱藏的風險,市場人士對此也未必能夠一一明白及管理。但由於鼓勵金融創新的誘因極大,大家往往樂於參與,並借助槓桿以小博大,以至本來只由個別市場人士面對的隱藏風險,已被轉化成為整個金融體系承受衝擊的隱藏源頭。由於暫時沒有既定或現成補救措施來應付突發風險帶來的衝擊,金融體系穩定將可能受到影響。

金融創新產生的力量可以非常巨大,我們必須盡力駕御才能樂享它所帶來的全部益處。我們要投入更多資源來認識及管理金融創新的相關風險,但具體上應怎樣實行?雖然要找出正確的答案並不容易,但我深信待至目前的局面逐漸平息後,國際金融社會可透過與監管機構合作來應付這場挑戰。較早前有人建議加強規管及政府監察,我相信在這方面應盡量作出平衡,避免不假思索條件反射式的反應,窒礙了金融創新的發展。

 

任志剛
2007年9月27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7年0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