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好時的市場行為模式

匯思

2008年02月21日

市道好時的市場行為模式

市道好的時候,大家仍要保持高度警覺。

當大家正紛紛研究已發展金融市場目前面對的動盪的背景成因,例如:備受質疑的美國次按批核標準、信貸風險轉移令貸款準則放寬、金融機構風險管理不善、評級機構不夠嚴謹、各地金融監管標準不一及存在疏漏等時,有一些普遍因素,也值得大家提高警惕。

我所指的普遍因素至少有兩個,一是金融創新及其所帶來的風險。這方面我曾撰文(如2007年9月27日《觀點》文章)討論,日後有機會再談。另一因素是市道好的時候,市場人士往往將警覺性拋諸腦後,以致欠缺審慎。

自2001年九一一事件以來,已發展國家(尤其美國)一直處於經濟增長持續而通脹相對較低的蜜月期,金融市場表現出色,息口低企也有助減少市場波動(直到最近才市況逆轉)。全球宏觀經濟、貨幣及金融狀況也頗長時間保持異常溫和,因而在金融機構、投資者與借款人之間催生了較大的承受風險意欲、過分急於尋找較高回報的投資機會,以及進行槓桿式運作的風氣。

事實上,九一一事件前9個月內,美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已由6.5厘接連下調至3.5厘。其後減息行動持續,至2003年中利率降至1厘,並維持了約1年時間。後來由於關注通脹可能上升,聯儲局開始加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每次開會後加息25基點,至2006年第3季加至5.25厘。換言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有大約3年時間維持低於2厘(低於一向被視為正常的3.5厘水平更達4年之久)。

持續寬鬆的貨幣狀況,導致金融市場參與者的行為模式出現變化。由於孳息率曲線大幅度趨平,有時候甚至出現負孳息率曲線,一向借短貸長的金融中介機構(尤其銀行)被迫尋求其他盈利前景較佳的業務出路;例如,銀行開拓更多收費服務以增加收入,並更積極參與貨幣與資本市場,相對於以往側重接受存款與貸款業務,銀行現在承受的風險較大。

持續低息環境亦令投資者與金融中介機構尋求較高回報的投資機會,令風險溢價大幅度收窄,以致未能充分反映風險。此外,由於靠記錄某一段時間的金融市場表現來計算的波幅率持續下降,往往造成低風險的假象,市場參與者風險意識也降低。在此情況下,承受風險的意欲提高,市場人士對潛在波動可能遠遠大於實際波動的警覺性也普遍降低。

此外,投資者及金融中介機構分別為了提高回報及盈利而增加槓桿式運作,因此承受較高的市場及流動性風險,令日後失序平倉的可能性增加。利率低企及經濟持續增長,亦鼓勵借款人利用槓桿效應擴展業務,增加對信貸的倚賴程度,最終變得更易受到信貸突然緊縮衝擊。

因此,市道越是好的時候,大家便越有需要抓緊機會研究金融體系是否存在結構性問題。為了防患於未然,金管局正在顧問的協助下檢討金管局如何能更有效履行保障銀行體系穩定與健全的責任。我們亦投入大量時間,審視我們各項工作,確保金管局能把本港貨幣體制及金融體系多項環節的任務做到最好。

任志剛
2008年2月21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8年0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