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繫匯率制度及消費物價

匯思

2005年06月30日

聯繫匯率制度及消費物價

每當消費物價大幅變動,不論上升或下跌,往往便會有較多關於聯繫匯率制度的討論。

大家都知道住宅物業的租約年期一般是兩年,而租金很少會在租約期滿前調整(加租尤其如此)。因此,住宅物業租金的變動要經過好一段時間,才會透過訂立新租約反映在實際支付的租金上。

根據現有的資料數據,隨經濟復甦,住宅物業市場回落帶動住宅租金下跌的趨勢,已於2003年第3季扭轉,而且回升之勢頗為平穩:自2003年9月起計的19個月內,住宅租金錄得18%的升幅。但從附圖可見,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內的租金項目一直下跌,至最近才有回穩的跡象。因此可以預計,佔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比重達27%的租金項目,不久便會開始顯著上升。假設其他因素維持不變,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未來幾個月亦可能會有較顯著的升勢。

當然這並不表示通脹已經重臨或加快至令廣大市民或決策當局擔心的地步。事實上,政府預計2005年全年的消費物價只會較2004年平均上升1.5%。但大家不論從事哪一種經濟活動,都會像對其他經濟數據一樣,密切地注視本港的消費物價走勢,以便能更有效地計劃工作。

就金管局來說,我們也審慎注視消費物價的走勢,原因是它關係到匯率表現,而我們肩負的職責,就是達致財政司司長所定的維持匯率穩定的貨幣政策目標。儘管我們長久以來一直承諾堅守固定匯率,聯繫匯率制度亦一直行之有效,但是在面對消費物價大幅調整(不論向上或向下)的時候,外界往往更關注匯率制度適合與否的問題。

這正正是過去香港經歷經濟衰退及通縮時的情況。當時有人提出讓匯率貶值以增強香港的競爭力,並透過較高的進口價格來消除通縮。諷刺的是,由於我們承諾堅守固定匯率,這些意見往往影響外匯市場對港元的看法,致使港元利率較美元同期利率出現大幅度的溢價,反而令貨幣狀況較實際需要緊絀,進一步遏抑經濟活動。

同樣地,當整體經濟及資產市場都暢旺,本地物價亦上升,以致引起關注時,可能便會有人提出要推行浮動匯率,讓利率可以上調來遏抑通脹。高利率亦會促使匯率上升,從而更加有助打擊通脹。雖然我們暫時仍未聽到這些說法,但有關人民幣匯率可能升值的傳聞不絕於耳,因而影響了市場對港元的看法:過去18個月,港元利率較美元同期利率一直出現頗大幅度的折讓,由此形成的寬鬆貨幣環境,實有助整體經濟維持自2003年第3季以來的復甦動力。不過,若寬鬆的貨幣環境維持過久,卻可能適得其反,變成助長通脹。

儘管固定匯率這種理論上會增加經濟周期波動的特性不受歡迎,但其不利影響其實可能與固定匯率的公信力成反比;意思是固定匯率愈具公信力,其對物價的不利影響便愈少。我們很幸運,聯繫匯率制度在香港及海外都享有高度的公信力。我亦相信我們以開放的態度處理有關的議題,會有助進一步加強聯匯制度的公信力,這正是我密切注視消費物價動向的原因。況且大家不要忘記,其他匯率制度亦各有本身的限制。香港作為無外匯管制的國際金融中心,經常要面對大量的資金流向。若是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可能經常過度調整,超出均衡水平。至於固定匯率,只要是具有公信力的話,便能成為有效的、可以賴以保持穩定的支柱,應付資金流向的變動。

 

20050630c

 

任志剛

2005年6月30日

 

有關《觀點》文章:

 

有關新聞稿: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5年0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