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

匯思

2004年06月10日

油價

原油價格上升可能會對香港的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但應不會妨礙香港的經濟復甦。

原油價格在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間上漲了一倍,由每桶19美元升至38美元。由下圖可見,油價的增幅中約有一半是在2002年內發生,而其餘的增幅則在去年下半年及今年頭幾個月出現。雖然原油期貨價格反映市場預期油價可能會略為回落,但至目前為止原油價格錄得的升幅相當大,可能會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及通脹水平。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有關油價高企對全球經濟影響的研究。今次大家估計油價上升對經濟增長及通脹的負面影響由輕微至嚴重都有,反映油價上升的影響「傳遞」至消費物價的程度,以及隨之而來可能出現的任何重大貨幣政策回應所造成的不明朗因素。資訊科技革命令生產力大幅增長,促使全球通脹率長期處於低位。同樣,全球經濟亦因此更有能力面對油價上漲。過去兩年的經濟報告並沒有特別提及2002年原油價格大幅上揚的情況,正好說明這一點。然而,踏入2004年,形勢出現了一些轉變。目前美國經濟表現強勁,美國大有可能將貨幣政策由寬鬆轉為中立。油價繼續上升可能會加速這個情況出現。因此,估計油價上升對經濟增長及通脹造成的負面影響偏向嚴重的機會較大。

我們根據這些研究的部分估計數字來評估香港可能受到的影響。保守假設油價繼續處於目前的高位,則與油價若沒有上升比較,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間油價倍增會令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減少約1%。不過,大家不要就這樣將2004年6%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減去1%,因為其中部分(可能是一半)的影響很可能已在去年被消化。換言之,今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率可能只會減少0.5%。這個幅度並不算大,不會影響香港正在復甦的經濟。同時,政府的預測亦可能已計及油價上升造成的一些影響。尤其推動油價上升的部分原因是全球經濟復甦,因此外部需求強勁抵銷了油價上升對香港經濟增長造成的部分影響。

油價高企對香港消費物價的影響相信會相當輕微。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與石油有關的組成項目所佔比重不足1%,零售石油價格中進口部分所佔比重亦只有25%至40%左右。第二波的影響亦應該比較溫和。雖然本港經濟正在復甦,但由於與內地經濟日益融合造成經濟持續出現結構轉變,所以這些復甦並未如過去一樣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就業情況改善的步伐緩慢令本地消費需求增長受壓,因此油價的升幅全數轉嫁至消費物價的空間有限。粗略來說,原油價格倍增對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影響約為正0.4個百分點,而其中至少一半已於去年被消化。無論如何,正如我過去曾多次指出,通縮可能已告結束,不過目前通脹並未引起我們的關注。

利率前景、內地宏觀經濟調控能否成功,以及油價上升這幾項因素令金融市場,特別是香港的金融市場大幅波動。這部分反映香港市場流動性高,無論是買入或沽出都能快捷妥善地進行。市場波動亦反映面對貨幣政策立場可能會出現重大變化的時刻,市場普遍感到焦慮不安,原因是融資成本可能會受影響,對借貸比率高企的人士影響就更大。不過我認為全球經濟基本因素保持穩健,香港目前的經濟情況亦是多年來最穩健的,因此金融市場的表現應會反映這一點。

 

任志剛

2004年6月10日

 

20040610c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4年0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