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展望

匯思

2006年12月28日

2007年展望

全球貿易失衡及中國內地宏觀調控,可能是影響2007年本港貨幣及金融穩定的兩個最主要因素。

我已習慣每逢年尾在本欄寫來年展望,這樣做或許有點不智,原因是世事難料,尤其在貨幣金融事項方面,所作的預測很容易失準。因此,儘管很多讀者可能會想我預測一下金融市場走勢,我卻寧可集中談踏入2007年香港可能面對的風險與機遇。

首個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很大程度上已被政治化的全球貿易失衡問題。儘管失衡情況早已被視為不能持續,但過去一年仍沒有大幅度改善的跡象。美國經常帳赤字與經濟產值的百分比,仍處於6.8%左右的歷史高位。市場普遍的看法似乎仍然認為最終的調整將會有秩序地進行,因為外資突然煞停以致對貨幣及金融體系造成嚴重衝擊,通常只見於發展中經濟體系,從沒有在龐大且發展成熟的經濟體系發生過的先例。況且,這裏談的不是別國,而是全球最龐大的經濟體系,它的貨幣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儲備貨幣。我當然希望貿易失衡能有秩序地調整,儘管何謂有秩序很難一概而論,視乎個人觀點而定。

香港因為擁有流通量高、極開放而且規模相當可觀的金融市場,因此已逐漸被視作率先提供應急資金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每當其他地區後園失火,國際金融界的朋友總會第一時間想起從香港等地方引水撲救,因此我們的金融市場較其他地區更易波動。此外,每當其他地區受到金融衝擊,不論從實質經濟角度而言會否影響香港,這些衝擊往往都會在我們的金融市場中反映甚至放大;在其他市場看來有秩序且溫和的變動,很可能會在香港引發重大動盪。

在很多人心目中,全球貿易失衡與中美雙邊貿易失衡關係密切,因而將焦點集中於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走勢上。這種看法很容易被投射及引伸到香港,以致對我們的貨幣及匯率政策作不必要的揣測。因此一直以來我們盡力解釋清楚港元與人民幣匯率之間其實沒有必然的關係。這方面工作的成效至今已很明顯:儘管在零售層面的評論紛陳,有時甚至變得情緒化,但所謂的心理關口始終沒有在外匯及貨幣市場造成太大波動。但令情況變得更複雜的是,跟內地企業有關的金融工具佔香港資本市場的比重愈來愈大,也愈來愈受到國際投資者歡迎。在聯繫匯率制度下,儘管中長期而言港元利率大致跟隨美元利率的走勢,但短期內兩者走勢可出現偏差,因此仍需審慎留意利率波動的風險。

內地宏觀調控是影響貨幣及金融穩定的第二個最主要因素。從主要經濟數據來看,內地結合行政與市場的調控措施似乎取得頗大成效。但在維持均衡增長、控制通脹、增加消費與減慢內部固定資本形成,以及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許多較長遠的結構性改革方面,則仍有不少工作要做。我們應該注意的不獨是內地的主要經濟數據及其透過緊密的經貿渠道對香港造成的影響,更重要的可能是透過金融渠道帶來的效應。像香港那樣自由開放且具相當深度的金融市場,通常可透視未來一段時間的整體市場形勢,並有效率地反映於現貨價格,而這些現價所反映的情況往往與主要經濟數據所顯示的大不相同。

雖然除了這兩項因素以外,還有其他因素要加以注視,但它們對維持貨幣及金融穩定──金管局其中一項主要職責──帶來的挑戰,都不如以上兩點那樣重大。我當然希望上述風險不會真的出現。另一方面,我衷心希望香港來年能更進一步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協助加強內地的金融效率,並為內地推行金融改革開放政策作試點。

 

任志剛
2006年12月28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6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