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數快」與你同抗疫

匯思

2020年04月24日

「轉數快」與你同抗疫

回想對上一次你到銀行轉帳是多久之前?你在櫃員機提款的次數是否比以前少了? 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越來越電子化,手機早已經不再單純用來打電話或收發短訊,而是結合了上網及各種應用程式,新聞、資訊、娛樂、銀行服務及電子錢包等一應俱全。可能不少人與我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出門忘記帶銀包你未必一定折返取回,但當你忘記帶手機出街,你會立即跑回家!

由於移動科技帶來的便利,金管局兩年前建立的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推出以來得到廣泛應用,至今已錄得超過460萬個登記,處理超過6,500萬宗交易,涉及金額超過10,000億港元。今年首季,在疫情之下,「轉數快」的使用量更大幅增加,2020年3月平均每天處理267,000宗交易,平均每日交易宗數較去年12月的167,000宗交易大幅上升60%,較系統剛推出時(2018年10月)更上升了4倍以上。至於「轉數快」登記方面,過去一季共新增約65萬個戶口登記,也比去年第4季的50萬個登記顯著增加了30%。究竟這凌厲的增幅是由於疫情的威力還是其他原因?

轉數快 助你抗疫

當然,疫情之下不少公司都安排員工在家工作,大家都盡量減少外出,居家抗疫,更多利用電子渠道處理生活瑣事,例如透過「轉數快」轉帳給家人朋友及繳付帳單,以減少到銀行去轉帳。此外,「轉數快」最大的特色,是打通了銀行與電子錢包的任督二脈,打破兩者之間不能互相轉帳的界限,足不出戶就可以即時免費為電子錢包增值。而在疫情之下,亦會有市民選擇以電子錢包付款,減少現金交易,使用量增加也自然令經「轉數快」增值電子錢包的交易增加,兩者可謂相輔相成!

另一原應用範圍漸廣

除了這個「疫情」因素,「轉數快」過去一季使用增加,亦由於「轉數快」的使用範圍已經由初期以個人對個人支付為主,逐步擴展至繳付帳單、零售商戶及企業支付,今年首季平均每日所增加的十萬宗交易,約有一半是來自商戶支付用途的。當中包括政府去年底開始接受市民以「轉數快」繳付帳單,市民只需要掃描帳單上的二維碼(QR code),帳單號碼及銀碼都無需輸入便可以交稅、水費和差餉及地租。掃碼繳費簡單易用,自然吸引了不少市民採用,短短5個月已經有52萬宗經「轉數快」繳付的交易,涉及金額約6.4億元。除了政府帳單外,亦有不少商戶接受以「轉數快」繳付帳單,例如交電費、煤氣費及保險費用等等,「轉數快」至今已錄得18,000個商戶登記。

大家亦可以留意在平時購物付款時,越來越多商戶的收銀櫃枱展示了「轉數快」的標誌或二維碼。陸續有更多商戶採用「轉數快」收款或轉帳,也是這類型交易在近期急升的主因,當中也包括大家所熟悉的香港賽馬會,馬迷現在可以透過「轉數快」與其投注戶口進行實時雙向轉帳,因此我們也發現近期的「轉數快」交易每逢周三和周日都有顯著上升。

一年半前我們推出「轉數快」系統,目的是想突破香港零售支付的三個樽頸:小額銀行間轉帳、電子錢包間轉帳、銀行帳戶為電子錢包增值,接通這些不同零售支付系統會有助資金更融通,以及促進銀行和電子錢包營運商的競爭,讓更多用戶和商戶受惠。看來「轉數快」的推出已初見成效,未來我們會更積極向零售商戶及中小企推廣「轉數快」,以減低它們營運成本,也為市民大眾提供更便利的支付服務。

 

香港金融管理局
高級助理總裁
劉應彬

2020年4月24日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20年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