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長糧 退休無「憂」

匯思

2018年09月20日

自製長糧 退休無「憂」

(本文摘譯自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2018年9月20日於2018「慈善共創 · 都市聚焦」國際慈善論壇的發言)

過去數十年,許多社會同樣面臨一個重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確保退休人士有足夠收入或財力以安享晚年。不少政府都推出各式各樣的「隨收隨付」(pay-as-you-go)退休保障計劃,可是隨着人口老化加劇,大家都認同這類退保計劃在財政上實在是長「保」難顧的。

香港人口也在急速老化,正當我們慶祝香港榮膺全球「長壽之都」──女性平均年齡為87、男性為81,這「恩典」卻為退休保障帶來巨大的挑戰。談到退休保障,大致可將人口劃分為以下三類:

       i.

高收入人士──他們在職業生涯中已積累了豐厚儲蓄和財富,退休時有寬裕的經濟能力照顧好自己,不用其他人操心。

  ii.

弱勢群體、在職貧窮或老年貧窮人士──由於他們沒有足夠能力或財力照顧自己,故此退休時需要依靠政府提供的社會安全網。香港政府主要透過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簡稱綜緩)、資助房屋、醫療和教育向他們提供緩助。此外,政府也為65歲或以上長者提供免供款、需入息審查的長者生活津貼。

  iii.

上述兩組以外的人士──他們在職時收入並不很高,並將大部分收入和積蓄養兒育女和購置蝸居,到退休時,他們大部分都沒有養老金或其他自願退休福利。即使強積金戶口有一定的儲蓄,一般不足以支持他們安穩的退休生活。

 

我想集中討論第三組人士的退保問題。香港大約七成私人擁有住宅單位(包括自置資助房屋)為業主自住。而約65%業主自住單位已全數還清按揭貸款。可是不少「供滿會」的業主,其實閒錢無多。即使薄有積蓄,也因缺乏專業金融知識或投資胃納,未敢拿出積蓄去投資。這不難理解,世界主要中央銀行實施超長期的量化寬鬆政策,銀行存款和債券的利息欠缺吸引力,市民的儲蓄只能收取微不足道的利息。股票市場大上大落,對尋求穩定回報的退休人士來說,又未免風險過高。另一方面,即使這班退休人士自住物業市值看來頗為可觀,亦只是「紙上富貴」,因為他們無法將所住居所變成現金流支撐退休生活。不少「老友記」都擔心太長壽會坐食山崩,因而過着「緊絀」的生活。有見及此,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按揭證券公司)近年提供一些市場為本的解決方案,希望「老友記」有更多退休理財的選擇。

按揭證券公司在1997年成立,由政府透過金管局管理的外匯基金全資擁有。按揭證券公司以審慎商業原則運作,一直提供促進市場發展的金融產品,利商惠民。核心產品包括活化本地二手按揭貸款市場的「按揭證券化計劃」、協助合資格業主減輕首期負擔的「按揭保險計劃」,以及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計劃。此外,近年按揭證券公司亦為退休人士推出安享晚年的兩大保險產品──2011年推出的安老按揭計劃及最近推出的香港年金計劃。

安老按揭計劃,又稱「逆按揭」,是一個讓業主能夠將自住房屋這項固定資產轉化為保證每月現金流的退休理財產品。退休人士可選擇保證10年、15年、20年或終身每月收到固定年金,並繼續安居於自己的物業內,直至百年歸老。舉例說,一對65歲已婚夫婦擁有一層市值500萬元物業,參加了安老按揭計劃之後,即使樓價大上大落,又或者他們有幸長命百二歲,也保證終身獲得每月11,000元。當這對夫婦離世後,如他們的子女選擇不贖回物業,銀行便會出售該物業以收回未償還的貸款和利息。假若銀行賣樓所得金額,在清還貸款後仍有餘款,便將會退還給借款人的子女或遺產繼承人。反之,若賣樓所得款項不足清還貸款,則由按揭證券公司承擔當中的差額。退休人士在參與安老按揭計劃時,其實同時向按揭證券公司購買保險以彌補上述出現差額的風險。如果沒有按揭證券公司願意承擔因樓價下跌、利率上升或借款人長壽而出現的差額,這項安老計劃對銀行來說是商業上不可行。安老按揭計劃推出至今,已獲得超過2,500戶家庭參加。市民對這個計劃反應慢熱,推出初期參與人數不算多,但經過一段時間了解和消化計劃的優點後,參與人數近年穩步上升。雖然在香港不少父母普遍仍希望他們的房產能夠承傳下一代,不過,越來越多退休人士也意識到,他們應該先照顧好自己,開拓穩定收入,安享晚年。

至於第二款安老產品,就是由按揭證券公司透過全資擁有的香港年金公司推出的終身年金計劃(LAS)。這計劃旨在為退休人士提供財務解決方案,讓他們不論金融市場如何波動或如何長壽,都可獲得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就像上一代一些僱主提供的「長俸」一般。可是隨着醫療水平的改善及人們越來越着重飲食健康和運動,平均壽命變得更長,不少僱主都承受不了巨額支出而取消長俸。事實上,在現時低回報、大波幅的投資環境,任何形式的定額退保計劃都難獲得可觀回報。

終身年金計劃卻可提供有吸引力的回報保證,以65歲投保、繳付保費100萬元計算,男士每月獲發5,800元,女士獲發5,300元,直至終老,其年金率分別為約7%和6.4%。為何香港年金公司能夠提供如此可觀回報?因為該公司將終身年金計劃的保費悉數交予金管局,並與外匯基金投資組合一併投資,當中一半投放於公開市場(債券和上市股票)、一半投放於私人市場(私募股權和房地產)。金管局擁有管理約4萬億元投資組合的能力和基建,吸納終身年金計劃的保費用作投資實在駕輕就熟。終身年金計劃早前接獲約一萬份申請,投保金額達50億元,目前仍在處理申請,預計大約在今年10月底或11月初,第一批年金投保人將收到他們首筆「自製長糧」。

假設一對65歲的夫婦同時參加了安老按揭計劃和終身年金計劃,他們的住宅市值500萬元,在安老按揭計劃下,每月便獲得11,000元固定收入。另外,夫妻倆各自投保100萬元年金計劃,兩人合共每月獲發11,100元(丈夫5,800元和妻子5,300元),連同安老按揭收取款項,每月合共收取22,100元。再連同他們年滿70歲時,可領取政府免入息審查高齡津貼,每月再收取2,690元(每人取1,345元),這對夫婦每月最多可獲得24,800元或每年約三十萬元,並且能夠繼續在自己物業居住至百年歸老。他們的每月收入將略高於香港兩人家庭每月20,000元的收入中位數。

總括而言,安老按揭計劃與終身年金計劃「雙劍合璧」,發揮的效益比得上「長糧」,這些以市場為本「自製長糧」方案能夠將退休人士在職時辛勤累積的收入和房產「活化」,提供終身保證的現金流。更重要的是,兩個計劃是商業和財務上可行,不涉及政府的補貼。此外,終身年金計劃激活了香港年金市場的發展。2016年,年金業務佔香港私營保險公司的長期保險業務僅2%,但當我們在2017年宣布推出終身年金計劃,市民對年金產品的認知和興趣顯著提升。不少保險公司大力向客戶宣傳和銷售其他形式的年金產品,刺激相關業務量急升。最後一點,按揭證券公司提供的安老方案,讓中等收入的市民有更大動力去儲蓄,提早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因為他們看到自己辛勤掙來的血汗錢,可以交託予可靠的管理人,不用費神就可以獲得終身保證現金收入,安享晚年。

誠然,我們需要多點時間去評估這些安老方案是否成功,但對於能為有需要的長者「自製長糧」我感到十分鼓舞,我更希望能夠透過實踐,向外界展示一個有創意兼具商業可行性、可持續發展的退保方案,讓其他人參考,解決這個很多地方頭痛已久的難題。

 

香港金融管理局
總裁
陳德霖

2018年9月20日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18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