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

匯思

2004年01月29日

通縮

按月數字顯示香港的通縮可能已告消失。

我剛加入政府工作時任職統計師,做了5年。有時候在內部討論中談到有關統計師在編製及闡釋統計資料方面的角色,統計師經常掛在嘴邊的名言是「謊言、可惡的謊言及統計數字」(這是前英國首相迪斯累里(Benjamin Disraeli)所說的話: "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由於編製及運用統計數字的方法變化多端,因此大家在根據有關數字作出重大決定時都要特別謹慎。我在任職統計師的幾年間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只要時間許可,我都會將收集得來的數據與有關的闡釋作比較,以確定我沒有遺漏了甚麼。

對於密切留意經濟,特別是價格走勢的人士來說,目前及未來幾個月可能也應該作出以上有關的比較。政府統計處定期發出新聞稿,其中列載數字按年變動幅度。以今年1月發出的新聞稿為例,有關消費物價指數的數字顯示2003年12月的整體消費物價比1年前下降了1.9%,較2003年11月2.4%的跌幅進一步收窄。

一般讀者看過這些數字後,可能得到的印象是:「香港通縮持續,不過情況較前改善」,或「香港仍然有1.9%的通縮」。不過,應要指出的是,新聞稿並未有這樣說過,甚至沒有提過「通縮-的字眼。但新聞媒體是這樣報導上述數字的,這亦是很多人所得到的印象。

當政府當局每月公布有關消費物價的數字時,我不清楚讀者們是希望收到甚麼信息。至於我則希望知道在剛過去的一個月裏,消費物價有否繼續下跌以及有關的跌幅。因此,當我看到「整體消費物價與一年前同期比較下降1.9%」,我希望知道這下跌的情況是在哪個月出現的。究竟這個情況是在去年上半年或下半年,抑或是在近月出現?也許物價在上半年跌了3%,但其後上升了1.1%,因此淨跌幅是1.9%。如果是這樣,究竟物價是在甚麼時候開始回升的?上升步伐又有多快?

為此,我會多走一步,看看指數的水平以及按月的走勢,當然我們還要顧及季節因素及其他特殊因素可能會影響個別月份的數字。不過,價格指數的季節調整沒完沒了,此外還有一些即使是統計師也無法說個明白的所謂統計干擾噪音。因此,任何人都不應該單憑一、兩個月的數據,就認定出現了某種趨勢或某個轉捩點。不過,假如直覺告訴你有關走勢可能快將出現轉變,那麼更詳細研究月度數字則會大有幫助。

談了這麼多有關統計師的故事,究竟我要說明甚麼呢?香港的消費物價可能在2003年8月左右已停止下跌,而且似乎在8月以後開始上升。當然,要百分百肯定,就需研究更長期的數據走勢。不過通縮,即物價持續下跌(甚至是所謂通貨收縮的惡性循環經濟現象)的情況可能已經告終,而轉捩點或許是在2003年8月出現的。

2002年12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是93.8。這個指數在2003年上半年幾乎持續下跌,到8月跌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位91.0。不過,自8月份起這個指數便告上升,至2003年12月升至92.0的水平。換言之,在2003年8月至12月期間,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上升了1.1%。在現階段並不適宜將這個升幅變為年率,又或者開始說通脹已重臨。因為諸如價格這類經濟數據的轉捩點是很難確定的,而且經濟數據表現在出現轉捩點時極之不穩定,要加倍小心觀察。

 

任志剛

2004年1月29日

 

有關《觀點》文章: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4年0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