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之二

匯思

2002年11月21日

通縮之二

今期續談通縮問題,探討從微觀經濟層面處理通縮的對策

上星期我列舉了香港通縮的六大成因,今次我會續談從微觀經濟層面處理通縮的對策,下次則談宏觀經濟對策的適切性。在微觀經濟層面上,我相信我們起碼可以推行一些針對部分通縮成因的措施。這方面金管局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相信政府已正在積極處理。

例如,當局上星期便公布了一套穩定樓市的措施。當然有不少人對此表示懷疑,但回想當日炒風熾熱,樓價飆升至市場無法支持及超越市民負擔能力的水平,人們都認為當局有需要採取穩定樓價的對策;到了今日樓價暴跌,以致可能對社會造成不穩定甚至危害金融體系,當局介入其實都只是基於同一道理而已。事實上,即使政府介入會牽涉所謂的「道德風險」,這是任何負責任的政府都應該做的。有些人直截了當認為應該任由市場自行運作,並且振振有詞要捍衛香港奉行已久的自由市場哲學。但這種看法忽略了一件事實,就是無論大家喜歡與否,政府其實是壟斷土地供應的供應者,因此樓市並不是完全自由的市場,至少並不像教科書裏所講產品的供求眾多,可透過完全競爭定出市場價格的那樣。無論如何,上述一套措施強烈意味着政府要減少參與樓市。

就中港兩地經濟融合形成通縮壓力所提出的微觀經濟措施,部分是值得一談的。中港生產要素價格均衡,加上生產要素流動性的不對稱,為我們帶來了不少痛苦。儘管中港兩地最終達致均衡時我們從內地經濟迅速增長的得益會比現在大得多,但目前的情況實在不好受。基於內地經濟開放的政策大方向清晰明確,香港方面的政策應該是透過鼓勵更快速的經濟自由化步伐來應付生產要素流動性的不對稱現象。

關於人(如消費者、投資者)的流動不對稱,金管局同樣沒有直接參與,但如果制定一套人口政策,其中包括容許投資移民(不必局限於來自內地的投資者),是會令人鼓舞的。此外,有關方便更多內地遊客來港的措施,很明顯會有利本港經濟,近期數字可以印證這一點。

至於針對資金流動不對稱的對策,金管局是有直接參與的。我們正致力開放新渠道方便內地資金流入及鼓勵設立穩健的制度以管理資金流動的風險,而前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賴完善的風險管理。此外,我們亦致力建設適當的金融基礎設施,以配合更多資金流入的需要(但應注意這些工作是基於要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策略性考慮,多於紓緩通縮壓力)。相信大家都有留意到,我們已就這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並正在等候進一步的發展。

下星期我會再談以宏觀經濟措施應付通縮是否適當。

 

任志剛

2002年11月21日

 

相關觀點:

通縮(之一):成因,2002年11月14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2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