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之一

匯思

2002年11月14日

通縮之一

香港過去四年一直面對通縮。本專欄將會一連三周討論這個課題,今次率先探討香港通縮的成因。

三星期前我在加拿大商會的午餐會上發言,談到通縮及其成因。我沒有特別為這次發言擬備正式的演詞,不過其後有建議認為我應該公開在午餐會上發表的意見,與廣大讀者分享。我當然很樂意這樣做。通縮對消費、投資與財務規劃都有重要影響,若能深入理解通縮的成因,將有助我們評估未來走勢。政府對通縮現象的理解對其制定政策亦非常重要:在微觀經濟層面,政府能針對個別經濟環節的具體問題來定出對策;在宏觀經濟層面亦如是。不過,對於香港這類外向型經濟體系,我們必須明白利用宏觀經濟政策來解決通縮,存在一定的限制。

在這次發言中,我提出了6項與通縮有關的因素。其中部分是外來因素,亦有部分是香港獨有的,不過這些因素合起來就形成了目前籠罩着香港的陰霾。首先是物業泡沫爆破,住宅物業價格與租金分別由高峰滑落約六成及四成(圖1)。租金下跌佔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總跌幅約為一半(圖2)。此外,物業價格(並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組成項目之一)下挫亦引致私人消費與投資減少。儘管金管局作為銀行業監管機構,堅持銀行的按揭貸款要遵守七成按揭上限,但仍未能阻止負資產按揭貸款增加,這批負資產住戶很可能會增加儲蓄,以減輕他們的債務負擔。

第二是全球資訊科技急速發展,令生產力過剩。香港亦與其他地方一樣,生產力的增加遠超過經濟整體需求的增長。這種供應量過剩的情況在過去幾年普遍對物價造成下調壓力,不過相信這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

第三是進口價格下跌。這主要由於全球商品價格下跌及美元強勢(透過聯匯制度令港元相對偏強)所致。除了因燃油價格上漲令2000年的進口價格微升外,在1996年至2001年間,進口價格每年平均下跌2%(圖3)。商品價格呈弱勢,反映全球性的通縮趨勢。這種趨勢是由多項因素造成,包括經濟活動放緩、成功控制通脹、資訊科技革命令生產力增加,以及中國與其他經濟體系對全球市場的價格造成下調壓力。

第四是由於香港與內地經濟日益融合,兩地的產品與要素價格的距離不斷拉近。多項因素顯示這個現象對香港造成的通縮壓力,超過內地的通脹壓力。其中一個因素是規模。按香港的人口及面積計,其經濟規模可說是相當龐大,但也只是內地經濟規模的七分之一。另一個因素是香港與內地之間生產要素的流動不平均:資本與人口由香港流往內地是不受管制的,然而由內地流往香港則受到限制(圖4圖5)。此外,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就是在生產力增加及貿易限制減少後,內地亦正面對着通縮壓力。

第五是緊接亞洲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放緩,引致香港經濟疲弱。這雙重的外來打擊,加上物業價格泡沫爆破,令香港的經濟除了在2000年曾一度大幅反彈外,一直陷入衰退(圖6)。金管局的內部研究顯示,過去幾年產出差距明顯地下跌,顯示供應過剩,對物價與成本造成下調壓力(圖7)。

第六項因素也許並不明顯,這就是在經濟蓬勃發展的期間實質港匯指數升值,而現在的情況則相反。這即是說,香港存在的通縮部分反映我們需要重拾自1990年代中以來大幅減弱的競爭力。實質港匯指數在1993年至1998年的高峰期,升值超過20%。其後,主要由於過去幾年本地價格大幅下調,加上近期美元弱勢,港匯指數一直下跌,幅度約為18%。香港目前貿易表現強勁,正好顯示港匯指數下跌已令競爭力大為改善。金管局的研究顯示,香港經濟順應本地及全球的周期狀況作出調整後,香港的整體貿易差額由逆差轉為錄得龐大的順差(可能由1998年錄得貿易逆差超過本地生產總值的6%,改善至2001年錄得貿易順差達本地生產總值的6%)(圖8)。這些指標均顯示,實質港匯指數下調的過程已經大致完成。

我會在本專欄接下來的兩期繼續討論通縮這課題,內容分別為微觀經濟層面的對策,以及宏觀經濟層面的對策。

 

任志剛

2002年11月14日

 

相關觀點:

香港的通縮壓力,2001年9月20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20021114c_chart1

20021114c_chart2

20021114c_chart3

20021114c_chart4

20021114c_chart5

20021114c_chart6

20021114c_chart7

20021114c_chart8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2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