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與國際金融中心

匯思

2002年08月22日

外幣與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已具備嶄新先進的結算系統,若能鼓勵金融交易更多採用各主要外幣進行結算,將可有助管理財務風險及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面對亞太區市場分散,各自運作的形勢,我們可致力推行另一個促進貨幣及金融穩定的方案,就是推動區內的金融交易(包括金融中介活動)更多採用G3貨幣,即美元、歐元及日圓。就細小、開放及外向型的經濟體系,尤其國際金融中心而言,大多數大額金融交易其實完全不會牽涉本地貨幣,有別於本地的日常交易。

以香港為例,在聯交所掛牌買賣紅籌股,便無理由要以港元為單位。如果這類股票在香港上市,主要是為了吸引國際投資者,而非本地投資者,情況便更是如此。金融交易採用哪一種貨幣,交易雙方當然有選擇的自由,但我認為若在認購本港首次公開發售新股時,海外投資者能省掉了外幣兌換港元,再由港元換回外幣的手續,連帶兌換風險及管理風險的費用亦可免除,他們必然會更樂於參與。當然,我們不能排除會有一些例外的「投資者」。他們會如以往那樣利用支付系統未盡完善時的弱點,藉着首次公開發售新股時匯率或利率波動來圖利。但我們反對投機炒賣港元活動的立場非常清晰,況且實行即時支付結算系統以來,結算運作效率卓著,這類活動已不常見。對於真正有意認購首次公開發售的新股及參與日後股票買賣的投資者來說,他們會寧願兩類交易都採用例如美元而不是港元。即使是發行人本身,尤其主要業務不在香港的發行人,看法亦可能相同。

這種看法同樣適用於本港的進出口行業。這個環節舉足輕重,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兩倍以上。出口商收到出口貨的外幣貨款後,可能不會換回港元,而是把貨款保留下來,用作支付日後的外幣債務。若香港具備多元化、方便且費用低廉的渠道,使他能以短期外幣存款的方式存放貨款,而他藉此所賺取的利息,又相對高於換回港元後用作償還銀行貸款等用途的得益,他很自然會這樣做的。

基於上述原因,我們應鼓勵本港金融交易採用的貨幣走向多元化,以維持本港貨幣及金融體系的穩定與健全發展。致力推動以外幣進行金融中介活動,是這方面的重要一環。正是為了這個原因,我們不斷致力發展本港的金融基礎設施,促進本港外幣交易結算交收的效率及安全。這方面的努力,當然亦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有人可能會問此舉會否對港元的地位造成影響?我們要明白金融交易採用多元化的貨幣,並不表示香港要美元化,因此完全無需擔心會影響港元的地位。我們所指的其實主要是在香港進行的國際金融交易,而且屬於批發層面,與零售層面不大相干。即使最終本港銀行、債券及股票市場的大部分活動都以外幣計算,我們亦應將之視為已在維持本港貨幣及金融穩定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展我們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倫敦經營的銀行,不都是大部分資產與負債均採用英鎊以外的貨幣嗎?另一方面,只要大家繼續支持,我們日常支薪付帳當然會一直採用港元,況且《基本法》規定以港元為本港法定貨幣,我們根本離不開港元!

 

任志剛

2002年8月22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2年0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