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支出

匯思

2001年09月27日

美國消費支出

「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將會對美國國民以至其消費模式造成深遠的影響。

美國發生「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後,全球各地(尤其美國)的消費者到底會如何反應,相信是決定全球經濟能否迅速走出當前困局的一個主要因素。初步的跡象似乎並不樂觀:美國會議局 (Conference Board)的消費信心指數由8月份的114.3,大幅下降至9月份的97.6。

美國是全球最龐大,也是自由度最高的經濟體系之一,一直以來被譽為「機會之邦」。由於市場流通性高、規模大、運作自由,使資源得以有效分配及運用,努力耕耘便可獲得合理回報,因此各種潛力也得以充分發揮。除此之外,美國大陸百多年來未逢戰禍,加上近年經濟持續錄得低通脹高增長的驕人成績,令眾多已發展國家羨慕不已。

回顧美國的過去,其實也經歷過不少巨變,有些更會造成重大影響,但大部分轉變都是機會與潛力被充分發揮使然,資訊科技的發展便是其中一例。因此,美國每次經歷變革後,總會步向更光明的未來,即使未必人人得益,但整體國民大致都能受惠。基於這個原因,不論與已發展或發展中國家的人民相比,美國人大多都能以較積極的態度來面對轉變。我相信這正是美國人為何不大儲蓄的其中一個原因。正當亞洲地區的儲蓄率達到雙位數字,甚至高達30%或40%時,美國的儲蓄率卻近乎零,有時候更是負數。

香港的儲蓄率也相當高,但箇中原因並非香港缺乏機會或自由市場受到制肘,無法充分發揮應有作用,而是反映過去香港人深諳面對前景不明朗之道。在經濟層面上,我們一直都無法完全自主;除了一個深水港外,香港別無其他天然資源,經濟模式是屬於高度外向型,因此我們必須靈活適應外在環境才能夠生存。外在環境確實不斷在變,不但往往變得出人意表,造成深遠影響的新發展也可能在一夜之間出現。香港適應轉變的能力,也有賴政府減低支配經濟資源,以及反對「免費午餐」的管治哲學。結果是香港人習慣了積穀防飢,自強不息。此外,香港人也要面對政治不明朗的因素,回顧九七回歸前正是這方面的顧慮在市民心中縈繞不去,促使他們致力再多儲一點錢。

這次「九一一」恐怖襲擊,不但發生在美國國土內,更直指其政治及金融的心臟地帶。遇襲事件對美國人造成的影響有多深遠,現時仍難估計,但相信最少短期內消費者的表現都會受到影響。我的意思不單是某些經濟學家所指的「CNN效應」,即是人們暫時會減少購物消費,花更多時間收看電視,了解最新的局勢;更可能是長期而言,消費者的行為模式會出現基本的變化。若說美國人的儲蓄率會飆升至雙位數字,相信是不大可能的事,但經此一役,美國國民的儲蓄率升到較高的單位數字是有可能的。如果在美國的投資能較多倚賴內部儲蓄,對該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固然不是壞事。美國以往為免影響有利投資的資金流入,時常把「強美元政策」掛在口邊,但當美國人增加儲蓄後,最少當局會減少喊這句頗為政治化的口號了。可是一旦儲蓄逐漸增加而消費意欲減少,人人期待着的美國經濟復甦恐怕會受到影響,短期內的境況將較難好轉,因此大家可能要耐心一點。

 

任志剛

2001年9月27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1年0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