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長廊」

「歷史長廊」以1842年香港開埠初期為起點,細訴過百年來香港的貨幣、金融和銀行發展史,並回顧金管局工作的里程碑。

「歷史長廊」導航

「歷史長廊」平面圖
(按圖放大)

 

全長近18米的「歷史長廊」主要分為兩部分:

  1. 多元展板展示1842-1993年間的大事回顧;和

 

  1. 電子展板(由15部55吋屏幕組成)展示1993年 ─ 即自金管局成立 ─ 至今的大事回顧

「歷史長廊」簡介

 

精選內容

  1. 香港開埠初期
    (1842-1863)
  • 複本位貨幣制度的實施
  • 香港首批鈔票
  1. 銀本位制
    (1863-1935)
  • 銀本位制的實施
  • 香港首批硬幣
  • 香港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1. 英鎊匯兑本位制
    (1935-1972)
  • 英鎊匯兑本位制的實施
  • 外匯基金成立
  • 銀行業監理處成立
  1. 與美元掛鈎
    (1972-1974)
  • 港元短暫與美元掛鈎
  • 國際能源及金融危機
  • 香港史上最大規模的股災
  1. 浮動匯率
    (1974-1983)
  • 浮動匯率制度的實施
  • 一連串銀行危機,政府動用外匯基金接管或提供擔保
  1. 聯繫匯率制度
    (1983至今)
  • 聯繫匯率制度的實施
  • 香港印鈔廠投入運作
  • 1987年香港股災,政府動用外匯基金支持期貨市場
  • 1991年多家銀行出現擠提,外匯基金提供流動資金支援
  • 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香港特區政府動用外匯基金進行入市行動,成功擊退投機者在貨幣及股票市場的雙邊操控活動,金管局並推出強化貨幣發行局制度的七項技術性措施
  • 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金管局推出多項臨時措施,包括由外匯基金為香港所有銀行的客戶存款提供擔保,以穩住市場和公眾對香港金融體系的信心
  • 金管局成立以來在維持貨幣金融穩定、監管銀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儲備管理工作的里程碑
  1. 專題回顧
  • 香港貨幣在不同時期的購買力
  • 香港發鈔銀行的歷史
  • 香港紙幣和硬幣的演變

修訂日期 : 2019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