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方兌換保證

匯思

2005年05月19日

強方兌換保證

本專欄將會一連兩周交代本星期推出優化香港貨幣發行局制度的措施的有關背景。

各位關注本港貨幣體制的人士都會留意到,對於是否需要仿照1998年推出的弱方兌換保證(即沽出美元),推出明確的強方兌換保證(即買入美元),我們一直都持開放態度。正如由我擔任主席的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的貨幣發行委員會的公開會議記錄顯示,該委員會一直定期檢討有關事項。同時,我亦曾在本專欄以及在公開演說中多次談到這個課題,特別是2004年1月19日發表的演詞。我在該篇演詞中提到:「…有可能需要參照現有在匯率偏弱時的安排,在匯率偏強時為穩定匯率而引入一個正式的兌換保證」,並詳細討論有關的利弊。

在貨幣發行委員會於2005年5月13日舉行的會議上,各委員再度詳細探討這個課題。在該會議上,委員都認為在當前形勢下,推出強方兌換保證的利遠多於弊。基本上,聯繫匯率制度在港元偏強時的運作維持一定程度的含糊性是具建設性的做法,因為這有助遏止拋空港元的炒賣活動,但若港元正面對升值壓力,這便無補於是了。這種含糊性令匯率轉強的幅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明朗,而正正基於這個原因,在匯率可能轉強的預期下,投機資金不斷被吸引流入港元。這種不明朗情況亦令流入及流出港元的資金對港元及美元的息差的敏感度降低。過去18個月的經驗正好說明這點:本港銀行同業市場的流動資金(即總結餘數額)停留在高於為保持銀行同業支付系統有效運作所需的正常水平大約5倍至100倍的水平,港元利率亦因而一直低於同期美元利率。

當然,這種寬鬆的貨幣狀況有利本港經濟。在2003年第3季資金開始流入港元時,香港剛經歷了非典型肺炎疫症的打擊,在許多方面經濟狀況都欠佳,包括通縮、負資產及個人破產問題,因此寬鬆的貨幣狀況有如甘霖一樣。於是,香港的經濟強勁復甦,而且復甦的勢頭持續至今。然而,隨着經濟強勁復甦以及全球商品價格上升而來的,是本港的物價自2003年8月以來亦一直上升,就如我在2004年初於本專欄內指出的。通縮結束,我們自然應該感到高興,但我們卻不可以忽略通脹重臨的風險:這正是我最近一次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提出的意見。當然,現階段討論通脹問題言之尚早,但在考慮到財政司司長明確定下的貨幣政策目標後,現在卻是適當時候確保本港的貨幣發行局制度不會無意間促使通脹出現。

買入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可消除有關港元匯率可轉強程度的不明朗情況,因此應能提高流入及流出港元的資金對港元與美元息差的敏感度。至目前為止,市場對優化措施的反應平靜而且正面。我深信只要有關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仍然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就繼續會有龐大的資金流入及流出港元。我相信亦可能會有其他震盪,引起類似的資金流動。不過,憑藉最新推出優化聯繫匯率制度的措施,我們會比過去更能有效應付這些震盪,以及達到財政司司長所定下維持匯率穩定的貨幣政策目標。

 

任志剛

2005年5月19日

 

有關新聞稿: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5年0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