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主題演講

演講辭

2023年04月24日

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主題演講

陳維民,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

「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全面合作發展」主論壇

各位尊敬的領導和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參與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跟大家共同探討大灣區金融合作近年來的發展趨勢和未來的機遇。

去年10月召開的二十大和今年的兩會,對國家未來的經濟金融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為國家推進和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作出部署。當中兩個明確的要求是「高水平對外開放」、「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為大灣區金融合作以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未來發展帶來啟示。以下我將聚焦這兩個重點,就香港如何依托大灣區,一方面推動香港自身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同時也為實現國家對外開放和發展實體經濟做出貢獻。

首先是「高水平對外開放」。一直以來香港的競爭優勢在於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個獨特性令香港在跨境貿易、直接投資、金融投資等領域都發揮重要的橋樑作用。經貿方面,廣東省包括大灣區內地城市一直與香港有着廣泛深厚的往來。2021年近八成進入廣東省的外商直接投資來自香港。作為內地對外貿易的第一大省份,廣東省2022年8.3萬億元人民幣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中,香港佔了超過一萬億元,是廣東省的最大貿易夥伴地區。

隨着近年國家不斷開放金融市場,香港的橋樑角色由過去的經貿層面拓寬至金融市場並持續深化,互聯互通凸顯了香港在支持跨境金融投資的作用。股票通、債券通等安排不斷擴容優化,以北向通為例,兩者的日均交易量在2022年分別達到一千億和320億元人民幣,是目前境外投資者參與內地金融市場的重要渠道。2021年推出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是兩地互聯互通的另一個重大制度突破,為兩地金融機構帶來更多機遇,也為便利兩地居民跨境投資理財開拓了新的渠道。

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方面,香港具規模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完備的市場基建、具競爭力的投融資平台,對於支持各類跨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和金融活動發揮着關鍵作用。過去幾年,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增長勢頭強勁,人民幣存款、支付、融資、外匯交易、跨境貿易結算等活動均取得可觀的增長。目前香港的人民幣支付系統交易量每天接近1.7萬億元,較三年前增長約40%。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保持在一萬億元人民幣左右的水平,三年內增加超過50%;跨境貿易結算增速更明顯,三年內增長超過70%,2022年結算總額達9.3萬億元人民幣。

放眼未來,大灣區金融合作深化與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相結合可以產生巨大的效益。我們可以在人民幣國際化和制度創新兩個方面加大力度:

  • 第一是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在大灣區的跨境經貿投資活動中的應用,助力國家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粵港經貿往來頻繁,大灣區城市對外開放程度高,正好為企業和銀行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跨境資金池和跨境融資提供理想的應用場景。我們注意到近年內地在這幾方面出台了不少便利化措施,而廣東省在落實這些舉措更在全國走在前列,包括為市場主體,例如大灣區眾多的電商企業,提速提效辦理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支持外貿新業態發展。同時,擴大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自去年7月由原來的深圳市擴展到整個廣東省,惠及更多跨國公司,提升他們跨境資金運用的靈活性和效率。香港方面,近年我們也在相關課題上加強與業界的溝通,了解他們在展業上面對的挑戰和難點,收集他們的意見並適當跟進,便利他們善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結算。
  •  
  • 第二是加強大灣區金融的聯通和創新,為國家金融市場高水平開放提供示範作用。過去兩年深圳市政府赴香港發行離岸地方政府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既體現兩地政府、市場機構的跨境合作,同時也為內地發債體赴港發行離岸債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  
  • 此外,「跨境理財通」實行一年多以來穩步增長,這項大灣區獨有的互聯互通機制未來仍然有龐大的擴展空間。兩地監管機構會根據市場需要,在產品範圍、銷售安排、參與機構等不同方向進一步優化制度安排,並連同業界加強投資者教育工作,進一步釋放「跨境理財通」的巨大潛力。
  •  
  • 與此同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自2021年9月在地域面、政策面的擴充為市場帶來新的機遇。今年2月推出30條金融支持前海深化改革開放的措施,涵蓋範圍包括服務民生領域的金融創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等。我們期待更多區內跨境金融創新為更大範圍的金融開放累積經驗,提供借鑒。

各位,「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說明了金融和經濟發展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強調金融業的發展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本。放在大灣區金融發展的層面,我們應該思考金融業可以怎樣助力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跨境流動,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活動。

近年大灣區的金融管理部門本着利民便商原則,努力不懈推進落實各項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措施。金融業界也把握相關機遇,在跨境移動支付、跨境個人理財、企業銀行服務、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推出各種各樣的產品和服務,切實促進大灣區資源要素跨境流動,支持區內經濟發展。下一步,香港可以在幾個領域發揮所長。

  • 首先是支持內地經濟的低碳轉型:國家致力推動「3060」碳達峰、碳中和需要投入大量的綠色融資,香港也正全力發展綠色金融市場,兩者相結合,可以引導國際資金投資內地優質的綠色項目,助力內地經濟的低碳轉型。近年來不少來自內地的企業赴港發行綠債,當中有不少來自大灣區,體現了香港綠色金融市場在參與內地低碳轉型過程中可以發揮的積極作用。去年,香港金管局(金管局)聯同港交所、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金融學會等單位,發布《內地非金融企業赴香港市場發行綠色債券流程參考》,讓更多內地機構,包括大灣區的發債體,了解和掌握赴港發行綠色債券的操作要點和業務流程。我們期盼和歡迎更多的大灣區企業和機構善用香港的綠色金融平台,來港進行綠色融資,共同推動金融支持大灣區社會、經濟和產業的低碳轉型。
  •  
  • 另一個方面是加快金融科技發展,支持數字化經濟建設:國家經濟數字化轉型需要相應的金融助力。通過科技手段推動數字化金融創新、增加支付速度效率,有利於支持資源要素跨境流動。舉個例子,金管局正與人民銀行合作,在香港進行以數字人民幣作為跨境支付工具的測試,提升跨境支付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未來相信可為兩地居民在大灣區跨境生活、旅遊、零售消費等提供多一個安全、便捷和創新的選項。另一個例子是金管局、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另外兩家海外央行共同參與的跨境央行數字貨幣(CBDC)工作項目。希望未來CBDC的應用可以暢通跨境支付的流程,提高跨境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大灣區是金融科技企業和人才的匯聚地,香港會繼續完善金融科技的市場環境,支持行業的蓬勃發展。
  •  
  • 第三是促進資金和信息面的暢通流動,提高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金管局在去年10月推出「商業數據通」,透過建立安全及創新的數據基建,便利金融機構經授權後獲取企業的商業數據,在「認識你的客戶」、信貸評估、貸款批核及風險管理等過程中,更大程度地進行數碼化和精簡化。要把握大灣區機遇,市場普遍認為,隨着兩地金融邁向更高水平的聯通、更深層次的對接,進一步打通跨境「信息流」有利於提效、提速跨境融資的過程。在這方面,我們聯同金融業界,探索如何更好地通過促進跨境「信息流」,便利企業跨境的貸款和融資活動。

各位,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近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區內城市各展所長,不斷為大灣區金融合作譜寫新篇章,也對國家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對大灣區的實體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今年的論壇匯集了政府機關、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的領導和代表,集思廣益,建言獻策,對於推動大灣區未來金融合作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更好地服務區内企業和居民。

最後,我祝願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註:論壇於2023年4月22日舉行

最新演講辭
修訂日期 : 2023年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