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主題演講

演講辭

2021年12月13日

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主題演講

劉應彬,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

從挑戰中尋找機遇:香港金融業如何支持大灣區的發展

 

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我非常高興參與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和大家一起探討,在國家「十四五」規劃背景下,香港金融業如何從挑戰中尋找機遇,尋求突破,支持大灣區發展。

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提出「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並明確要求繼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大灣區是香港參與內循環的最佳切入點。多年來,香港一直是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內地企業可靠的境外融資平台,在協助國家推動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同時,發揮了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的安全屏障作用。

大灣區的發展重點在於推動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更加自由流動。過去幾年,兩地監管部門共同努力,陸續推出多項金融便利化措施,解決了不少居民在大灣區跨境生活、工作,以及企業開展跨境業務的問題。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談這些居民和企業面對的挑戰,也分享一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如何從這些挑戰中尋找機遇,促進跨境金融合作的同時,支持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往來。

第一個挑戰來自大灣區企業對籌融資的需求。大灣區是內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十四五」規劃中,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區內企業,尤其是創新科技和綠色相關的融資需求更為殷切。香港的資本市場正好是滿足這些需求的最佳渠道。香港的股票、債券市場和銀行體系一直是內地企業的首選境外融資平台。

在股票市場方面,香港是全球前列的新股上市集資地。自2009年以來七次登上全球IPO集資年度排名榜首。目前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超過一半為內地企業,佔香港股市總值約80%。自從香港交易所在2018年四月實施新的上市制度以來,香港成為越來越多內地生物科技公司的首選上市地, 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

香港也是亞洲位居前列的債券市場,是亞洲最大的國際債券發行中心,佔2020年亞洲國際債券發行額的34%。綠色債券市場近年也蓬勃發展,截至去年年底,在香港安排和發行的綠色債券和貸款累計超過380億美元。發行人以內地機構和企業為主, 2020年發行總額的佔比達60%。最近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首次發行50億元離岸人民幣債券,其中39億元為綠色債券,不但豐富了香港綠色債券市場的產品,也對內地發行人來港發行綠債有很大的示範作用。

對於大量的中小企業而言,香港銀行業也是獲取投資和運營資金的重要來源。截至今年六月,香港銀行體系與內地機關的貸款總額為4.8萬多億港元,佔總資產的16%,對象覆蓋了大量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在內地有業務的跨國和香港企業。

這些數字說明,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是重要的金融平台。我們會繼續提升資本市場的競爭力,擔任好連接內地和全球的橋樑角色,支持大灣區的實體經濟活動。在綠色金融方面,我們成熟的金融體系和專業服務平台,可助力大灣區在國家推進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擔當的重要角色,為國家實現30/60雙碳目標作出貢獻。

第二個挑戰與大灣區企業對跨境資調撥相關大灣區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不少區內企業有頻繁的跨境業務往來,對跨境資金管理的效率有更高需求。

香港的金融體系基礎設施完備,金融機構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豐富廣泛,是企業建立財資中心的理想地點。香港政府在2016年推出相關稅務優惠,吸引更多跨國企業在香港開展財資活動。經過幾年來的推廣,多家內地企業已在香港成立財資中心,當中不少是總部位於大灣區的企業。

我們也留意到,近年內地推出了不同版本的跨境資金池安排。今年深圳成為首批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進一步便利合資格企業的資金跨境使用。我們歡迎更多大灣區企業到香港進行財資管理,並希望跨境資金池安排可以擴展至更多的大灣區企業,讓他們更有效率地管理跨境資金。

,有一些市場和民眾意見反映在個人使用跨境金融服務方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其中一方面是跨境支付服務,幾年前,香港居民到內地生活、工作、旅遊都免不了在香港預先兌換一定數量的人民幣現金。在兩地監管部門共同支持下,各類金融機構把握契機,在跨境零售支付上推出各種創新。例如,一些香港發行的電子錢包用戶現在可以在內地包括大灣區進行電子支付,覆蓋的商戶包括商店、餐廳,甚至是大灣區主要城市的部分公共交通工具,為香港居民在大灣區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便利。

目前我們正在研究更多的便民措施,其中一項是數字人民幣。金管局正在配合人民銀行進行數字人民幣在港使用的技術測試,希望將來會為兩地居民提供多一個跨境支付方式的選項。

在個人跨境金融服務方面,不得不提的就是對跨境理財服務的需求。內地經濟增長帶動了民間財富的積累,內地投資者對於分散投資、增加境外資產配置有更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對於香港個人投資者來說,人民幣資產回報較高、尋求風險分散等因素,也促成了他們對內地資產配置的需求增加。

近期推出的「跨境理財通」就是一大突破。這項安排不僅為大灣區個人投資者帶來更多投資選擇,也為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創造新機遇。「跨境理財通」落地至今穩步發展,截至11月26日,已有19家香港銀行與其内地伙伴銀行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超過14,500個個人投資者參與,跨境匯劃金額合共達三億元人民幣。

「跨境理財通」目前只在起步階段,開放的投資產品較穩健,銷售安排也有一些限制。我們會留意「跨境理財通」的運作情況,及時與業界和内地相關部門探討擴展計劃和增加安排的彈性等。

金融科技是全球金融業發展的大趨勢。結大灣區內地城市科技創新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雙優勢大灣區具有的發展條件推進金融科技發展。然而一直以來金融科技市場欠缺一條互聯互通渠道。

為了推進大灣區金融科技的發展,金管局和人民銀行在十月簽署了備忘錄,同意通過「聯網」的方式把兩地的監管工具對接。這個安排讓大灣區内的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可以通過「一站式」平台,在兩地同步測試他們的跨境金融科技項目,使新產品推出市場前及早獲得監管機構的反饋和用戶意見。有關安排公布以來已有超過十家香港銀行/金融科技公司正運用,或者表示有興趣通過聯網於香港和內地大灣區城市測試其跨境金融科技項目。這些項目不少是與「跨境理財通」有關,或可應用於「跨境理財通」的場景。

結語

各位,過去幾年在深入推動大灣區經濟融合的過程中,跨境金融合作領域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今年更是豐收年,「跨境理財通」將大灣區金融合作、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上新的台階;金融科技監管的聯網也標誌著兩地金融合作的進一步深化。此外,國家九月公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讓深港兩地探索發展新空間推動金融合作,助力大灣區的建設。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會繼續把握大灣區的契機,探索更多樣化和便利化的金融創新,支持大灣區實體經濟發展,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發揮獨特功能,推動大灣區經濟融合,也為香港經濟發展創造新動力。

謝謝大家。


註:論壇於2021年12月12日舉行

最新演講辭
修訂日期 : 2021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