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今日(4月8日)與「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協調機制)和「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專責小組)相繼舉行會議後,聯同銀行業推出針對個別行業的支持措施,進一步協助更多中小企獲取銀行融資和升級轉型。
自去年金管局聯同銀行業推出「9+5」1項支持中小企措施以來,共有超過39,000家中小企受惠,涉及信貸額度超過950億港元。參與專責小組的銀行在其貸款組合中預留的中小企專項資金,由2024年10月的3,700億港元增加至目前超過3,900億港元。
金管局與銀行在專責小組2024年8月成立後,從個案及行業層面積極推動支持中小企的工作。截至2025年3月底,專責小組從多個渠道累積收到約590宗來自不同行業的查詢及個案,而接近九成查詢及個案已經完成處理。在行業層面方面,專責小組與不同行業商會及代表舉行了超過160場交流會,當中包括零售及批發、進出口和製造、建造和運輸業,深入了解不同行業中小企的營運情況。
因應當前貿易爭端以及外圍經濟的不確定性,銀行業聽取工商界的意見並於協調機制和專責小組討論後,再次承諾會積極落實早前推出的「9+5」項支持中小企措施,包括繼續以包容的態度,按「還息不還本」計劃的原則,提供彈性還款安排和延長貸款還款期等信貸支援,協助企業應對資金流動性需要。此外,銀行還將會在審慎風險管理原則下,為多個行業提供更具針對性支持:
此外,金管局與銀行業也會在其他方面支持香港的經濟發展,當中包括:
金管局與銀行業會繼續透過協調機制和專責小組,與工商界保持緊密溝通,共同支持中小企的業務發展和轉型。
背景
「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
「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於2019年10月成立,金管局為召集人,參與代表包括11家4活躍於中小企貸款的銀行、香港銀行公會及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金管局與協調機制推出多輪支援企業措施,包括「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以及於2024年3月推出的9項支持中小企措施。
「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
「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於2024年8月由金管局與香港銀行公會共同成立,代表來自金管局、香港銀行公會和18家5活躍於中小企貸款的銀行。小組旨在從個案及行業層面進一步推動支持中小企工作,包括設立機制處理個別中小企遇到融資困難的個案,商議合適做法由各家銀行採用,以及加強金管局、銀行業及工商界的溝通,務求更加及時了解中小企的融資需求。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25年4月8日
「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今日舉行會議,討論各行業中小企的最新發展情況。
「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今日舉行第四次會議。
「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會議由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左三)及香港銀行公會(銀行公會)主席禤惠儀(右二)共同主持,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監理)朱立翹(左二)、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操守)區毓麟(左一)及銀行公會商業銀行小組主席董美怡(右一)亦有出席。
1 金管局與銀行業於2024年3月推出9項支持中小企獲取融資和持續發展的措施,並於2024年10月推出另外5項措施支持中小企升級轉型。
2 上述安排同樣適用於以個人名義敍做之的士、小巴及商用汽車貸款。
3 在2024年7月5日生效的《條例》下,到期的一般用途地契(即一般住宅、商業、工業地契)會獲續期50年而無須補地價,但須每年繳納相當於有關土地應課差餉租值百分之三的地租。地契原有的產權負擔、權益及權利(例如按揭)將自動過渡至續期的年期而不受影響,而業權人無須與政府簽立續期文件和重新辦理按揭。《條例》並不適用於特殊用途租契(包括加油站、教育、康樂、公用事業、福利、特殊工業等用途)。地政總署已在特殊用途租契的土地註冊處登記冊上作出「特殊用途租契識別摘記」以資識別。
4 中國銀行(香港)、東亞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花旗銀行、大新銀行、星展銀行(香港)、恒生銀行、滙豐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華僑銀行(香港)及渣打銀行(香港)。
5 包括11家「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參與銀行,以及交通銀行(香港)、中信銀行(國際)、富邦銀行(香港)、富融銀行、南洋商業銀行、PAO Bank及上海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