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與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業界如何保護公眾防範詐騙

匯思

2022年10月06日

金管局與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業界如何保護公眾防範詐騙

近年世界各地的騙案尤其網上騙案數目急升,主要有兩個因素:科技進步令金融服務變得更快捷和方便易用,以及疫情驅使消費者轉用網上服務。行騙的手法包括網絡釣魚郵件、提供根本不存在的工作機會以及網上「商店」銷售根本不存在的產品等。無論是甚麼手法,騙徒都是為了嘗試騙取受害人的金錢或信用卡資料等重要個人資料。

這已成為全球現象。單計香港,根據香港警務處(警務處)公布的數字,2022年上半年的詐騙案較一年前增加42%至超過12,000宗,涉及的損失金額約為21億港元。購物騙案、求職騙案、投資騙案及電話騙案佔騙案總數六成以上。

對受害人的影響不容低估。雖然在某些騙案中,相關損失可透過例如信用卡退款安排通過銀行取回有關款項,但仍然有人需要承擔這些損失,而這或最終導致較高的費用或利息成本。在投資騙案中,曾經有受害人被騙去畢生積蓄,退休生活大受影響,後果嚴重。毫無疑問,詐騙絕非微不足道的罪行。

為應對騙案增加,金管局與銀行、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以及本地和全球各地的夥伴合作,確保所採取的措施最為全面。穩健的銀行體系對香港金融穩定至關重要,而銀行及其客戶往往是騙徒的主要目標,因此銀行業與金管局均積極應對。近年,我們借助科技及數據協助提升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迅速識別高風險活動的能力以及與生態系統的持份者分享相關分析與情報。銀行、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金管局及警務處的相互合作關係,在防範金融罪行風險方面發揮了極大作用。以下我簡單介紹一下。

首先是在2017年由警務處成立及金管局支持的反訛騙及洗黑錢情報工作組(情報工作組),目前共有23間零售銀行積極參與,包括所有虛擬銀行。情報工作組會分享某些詐騙案,協助銀行識別了超過19,000個以往不為所知的傀儡戶口及迅速採取行動,並支援執法機關的調查工作。金管局亦與業界分享良好做法,包括對IP地址等非傳統數據的運用。

另一項重要的公私營合作措施就是零售銀行推出每日24小時持續運作的「止付機制」。只要受害人向警務處報案表示受騙,銀行職員在收到警務處的情報後,會提供即時協助,阻截有關款項。在2021年,以此方式成功阻截逾22億港元的犯罪得益。

最近推出的「防騙視伏器」1搜尋器,讓市民在進行交易前輸入銀行戶口號碼、電話號碼或「轉數快」代碼等資料,與警務處載有騙案相關資料的數據庫核對。相關資料也有助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的反詐騙工作。

金管局的指引強調要靈活應變,借助先進科技及數據,並不斷地優化系統,令銀行對風險盡可能作出最有效的回應。為協助銀行達到此目的,金管局與銀行公會合作,更新「常見問題」中的實務指引。金管局亦一直透過邀請銀行及數據專家參與「反洗錢合規科技實驗室 」(AMLab)系列的實驗,鼓勵銀行運用網絡分析。更多的資訊可參閱最新一期的《香港金融管理局季報》。我們明白金管局在系統性層面應對金融罪行風險方面擔當獨特角色並剛剛展開了對多間銀行的數據集應用網絡分析工具的試行項目。

最後,我希望與消費者分享如何保障自己免受網上及傳統騙案影響。消費者應緊記以下基本原則:

  • 切勿點擊據稱由銀行或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發送要求提供敏感個人資料的超連結,銀行或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不會向客戶發出有關超連結;
  • 在交款或提供個人資料前必須三思;
  • 盡可能利用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易」熱線18222或「防騙視伏器」等設施;及
  • 若遇到太優惠的條件應格外謹慎,因為很有可能是騙局。

金管局將繼續與銀行及儲值支付業界緊密合作,以防範及偵測濫用戶口的情況,並保障消費者免因詐騙而蒙受金錢損失。

 

香港金融管理局
副總裁
阮國恒

2022年10月6日

 


1 見守網者網站 (www.CyberDefender.hk)。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22年10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