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金融體系(I)

匯思

2004年08月26日

開放金融體系(I)

本專欄將會一連兩周討論開放金融體系這個課題。首篇文章分析開放金融體系的利弊。

一個地區決定向外開放其金融體系及金融市場,主要是因為明白到開放會帶來各種好處。不過,它同時需要留意開放金融體系所帶來的風險。

經常有人指出,信譽良好、經驗豐富的國際金融中介機構(例如是銀行以至投資銀行以及各類型證券經紀)能提高金融中介活動的效率,促進經濟增長及發展。事實上,這正是許多「新興」市場的經驗。外資銀行的參與一般都能提高市場競爭,從而推動本地銀行加強競爭優勢。效率得到提高,最終會令本地儲蓄的回報增加,借款人的資金成本下降。同時,信貸及其他風險定價的效率會提升,信貸分配亦因此會更為有效。同時具說服力的論點亦適用於股票及債券金融中介渠道。海外機構在籌組首次公開招股方面的經驗與專門知識,加上充裕的流動資金以及第二市場有效的定價機制,大大提高流向本地投資的本地儲蓄的質與量。海外經驗及專門知識亦有助本地債務市場的發展,令資金來源變得多元化以及促進金融中介過程的穩定與靈活。

從以上的論點看來,開放金融體系是毋庸置疑的,問題只在於開放的程度及步伐。當然,有關地區會擔心面對外資機構激烈的競爭,本地金融機構的生存空間可能有限,最終削弱普羅大眾對金融體系以至金融穩定的信心。此外,在政治層面,大家會擔心在出現財政壓力時,海外金融機構可能不會像本地金融機構一樣,將長遠公眾利益的考慮置於短期私人利益之上,因此即使迫不得已,亦可能需要施加政治壓力。所以大家最後可能會認為應盡量以其他風險較低的途徑來獲取經驗與專門知識,例如派員到海外受訓,或輸入外地專家而不是讓海外機構前來開業。不過,這始終是開放程度的問題,而且新興市場往往沒有選擇的餘地。信譽良好的海外金融機構不會無緣無故到新興市場扣門,它們前來開展業務,主要是受到可觀的利潤吸引。

此外,若發展中經濟體系不單止開放其本地金融體系,讓海外金融機構參與本地金融中介活動,而是全面向外開放,可進行跨境金融中介活動,對海外金融機構來說,這個盈利的機會便更具吸引力。從利潤的角度來看,將海外儲蓄引導至新興市場或將新興經濟體系的本地儲蓄引導至海外投資項目所衍生的業務或商機較具吸引力。因此,開放金融市場無可避免地涉及開放資本帳,讓海外儲蓄投資於本地金融市場,甚至讓本地儲蓄投資於海外金融市場。事實上,資金在全球自由流動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旦資金能夠自由尋找在計及風險因素後回報最高的金融工具,無論是存款、債券或股票也好,便能夠有效地在全球分配有限的資金。有關開放金融體系的理論大致上就是這樣。不過,實際上全球金融狀況卻是複雜許多:下星期我會細述開放金融體系的風險,並討論可如何處理這些風險。

 

任志剛

2004年8月26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4年0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