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徵信及數據驗證研討會歡迎辭
演講辭
2025年10月10日
跨境徵信及數據驗證研討會歡迎辭
阮國恒,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
各位嘉賓、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
- 歡迎大家來到今日的跨境徵信及數據驗證研討會,亦很高興跟大家分享,「跨境徵信互通」業務試點和「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如何可以支持跨境徵信及推動跨境銀行業務場景的最新進展。
跨境徵信合作
- 相信大家都明白,信貸市場與實體經濟,存在着十分密切的關係,特別是信貸市場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信貸市場的安全,有賴信貸資料的共用制度;而可靠、準確和廣泛的信貸資料,除了可以協助銀行對各類貸款人進行更好的信用評估,完善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之外,亦有助擴大貸款對象。同時,信貸資料共用亦都有助銀行可以更精準地去訂定借貸條款,降低合資格貸款人的利息成本,或者提高貸款額度,最終是銀行和貸款人雙贏的局面。金管局一直致力促進本地信貸資料的共用,由上一世紀後期逐步發展的個人消費信貸資料庫,以及2004年成立的商業信貸資料庫,到2024年全面運作的信資通,全面涵蓋由企業到個人的信貸資料本地共用。
- 隨着跨境經濟活動日益頻繁,信貸市場需要已經不再局限於本地信貸資料。跨境信貸資料共用已經成為國際金融行業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帶來了龐大機遇,跨境經濟活動高速增長,不論是內地企業來港開拓或擴展業務,抑或是內地居民來港工作或生活,都需要在本地銀行開立帳戶,以獲取銀行服務。而香港銀行進行客戶盡職審查時,就需要考慮到相關客戶在內地的身份認證、財務狀況及信貸紀錄等資料。
「徵信互通」x「數據驗證平台」
- 因應業界的需求,金管局一直與人民銀行合作,推動跨境徵信合作。我們自從去年開始推進「跨境徵信互通」的業務試點,當中有成功案例直接由徵信機構將資料傳輸往另一地的徵信機構。鑑於有些資料較敏感,今年4月起我們也結合了已經上線的「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的應用,優化了試點安排,在流程上加入了驗證平台的步驟,讓這些資料可以經由內地企業及個人客戶授權下在香港獲得認證。
- 驗證平台運用區塊鏈技術和數據代碼(hash values)進行文件驗證,讓銀行可以快速而安全地驗證用戶自主攜帶的數據。自從驗證平台於2024年5月推出以來,已經服務超過10家銀行和徵信機構,支持銀行辦理開立帳戶、匯款和借貸等業務。驗證平台於今年4月更加成功與商業數據通(CDI)對接,為CDI成員機構提供了更便捷的接入方式。
- 事實上,驗證平台的技術設計具備高度開放性,可以支持不同行業和領域的數據源和用家,亦可以根據個別應用場景的需要,上線更多的數據種類。現時,驗證平台覆蓋的數據已經相當豐富。除了信貸報告,還支援稅務資料、認識你的客戶(KYC)文件,甚至是與學歷相關的不同類型的個人和企業數據。
- 而透過我剛才介紹的徵信機構協作,配合驗證平台的支持,試點計劃至今已經取得顯著進展,成功在不同場景之下,跨境傳輸不同類型的企業及個人數據。在信息南向傳輸往香港方面,香港銀行成功獲取具有高度認受性的人民銀行信用報告,協助審批了超過二億六千萬港元的貸款,當中包括企業貸款、個人信貸、房屋按揭等實際場景。至於北向傳輸方面,我們看到對信貸資料的需求也非常殷切,而香港業界亦都完成了多個試點個案,協助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港資企業,以及在深圳工作的港人,獲取內地銀行貸款。
- 我們迄今收到的香港銀行業界回應是積極的,認為措施有助銀行掌握更全面的徵信資料,在加快信貸審批流程的同時,亦優化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在這裏,我有一些個案可以簡單地和大家分享。
個案一:-
- 一家香港企業有融資需要,香港銀行通過跨境徵信合作,取得作為該企業全資股東的內地母公司的企業徵信數據,更全面了解借款人的財務狀況和母公司的實力,成功為該企業提供合適的融資貸款額度。
個案二:-
- 一名內地專才來港工作,由於從來沒有在香港貸款,因而沒有信貸紀錄,在申請銀行按揭貸款或信用卡遇到困難,不是被拒批,就是獲批的信貸額度偏低。此時,香港銀行利用該專才在內地的個人徵信數據進行更全面的風險評估,之後批出貸款產品,滿足客戶的生活需要。
- 在之前的試點取得成功的基礎上,金管局與人民銀行已經決定,將跨境徵信互通業務試點「常規化」,支持業界將現階段試點成果「產品化」,推出以市場為本的跨境徵信解決方案。同時,為滿足市場需要和反饋,也正如行政長官在剛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所提到,金管局將繼續與內地相關部委共同協作,優化「跨境徵信互通」和驗證平台,便利香港銀行向在港的內地居民及企業審批貸款。我們也會推進驗證平台在數據源和數據種類、大灣區內覆蓋範圍,以及客戶體驗和介面等多方面的提升與擴容。跨境徵信合作還有很大的發展和改進空間,接下來的專題討論環節,我知道會更深入探討這個題目。
- 正如我剛開始時提及,跨境信貸資料共用是當前國際金融行業的一個重要課題,亦是香港和內地金融發展的一個重要題目。香港和內地跨境徵信合作的推進,不但符合香港以至大灣區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香港聯通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橋樑作用,更加有助完善監管,提升金融安全與穩定性。
- 金管局因應最新進展,今日亦會向銀行界發出通函,鼓勵銀行善用「跨境徵信互通」及「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我們期望業界可以因應實際需要,持續推廣以及不斷完善跨境徵信方案及跨境數據應用,亦可以發掘更多利用數據去推動跨境業務的應用場景,促進兩地企業和個人跨境融資便利化。
替代數據的使用指引
- 與此同時,在全球越來越依賴數據推動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出現更多來自不同數據源和不同類型的替代數據。而銀行在信貸風險評估中,利用替代數據提升分析能力亦越來越普遍。
- 金管局就銀行使用信貸資料庫內的資料一早已經制訂了清晰的指引,但考慮到替代數據一般較傳統信貸資料更加多樣化,而且數據源亦不斷在擴大,金管局正就這方面制訂額外的指引,希望能夠支持銀行積極使用替代數據,去優化銀行服務和加強風險管理流程,同時亦加強對如何使用客戶替代數據方面的保障。這份額外指引參照了國際上的經驗和良好手法,列舉四大使用替代數據的保障消費者原則,包括(1)管治及問責安排、(2)透明度和如何管理客戶的同意、(3)如何維持數據質素和公平性、(4)數據私隱和保護。我們今日向行業公會發信,就指引內容開始諮詢業界意見。
結語
- 我希望各位能夠透過接下來的專題討論,更加深入去了解「跨境徵信互通」及「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措施的具體運行經驗。我們往後會繼續與本地銀行、徵信業界,以及內地相關機構合作,繼續促進和完善跨境信貸及其他數據源共用,便民利商,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融合發展。在這裏,我預祝大家有一個成果滿滿的下午。多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