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香港金融管理局,熱烈祝賀第七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成功召開,也衷心感謝主辦單位的邀請,通過視頻方式參與這項年度盛事。
本屆論壇的主題「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全面合作發展」,勾畫出在當前形勢下粵港澳大灣區在金融領域合作的重點所在,就是要全面合作,共同發展,並且以開放的態度面向世界,建設開放、包容、共榮的世界級灣區。藉此機會,我集中談談近期金管局在這方面的一些工作進展。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二是促進內地與國際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
大灣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廣東省多年來穩居全國外貿第一大省,近年來在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業方面更是取得驕人的成績。香港則是高度國際化的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
伴隨着全球化進程和産業鏈多元化的趨勢,越來越多內地特別是灣區的實體和金融企業正走向國際市場。在這個過程中,香港積極發揮其國際化、市場化的平台優勢,在繼續助力內地「引進來」的同時,強化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功能,在境外融資和對外投資方面,幫助這些企業更好地面向世界,接軌國際。
目前我們的工作有兩個重點:一是企業融資,協助出海企業獲取資金支持境外發展;二是提高跨境支付的效率。
- 香港在銀行融資和資本市場都具備優勢,為出海企業提供銀行貸款、發行債券和上市集資等多種融資渠道和選擇。
- 以債券為例,香港是亞洲區內主要的國際債券發行地。過去幾年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赴港累計發行共270億元人民幣債券,充分體現廣東對於減少碳排放、支持綠色經濟發展,並與國際標準對接的決心和能力,為企業境外融資樹立了良好的示範作用,也是香港金融市場支持大灣區實體經濟發展另一個典型的例子。
- 走出去的企業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推手。今年年初,金管局利用與人民銀行的貨幣互換協議,推出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向香港的銀行提供成本較低的、穩定的人民幣資金來源,讓它們有更大的誘因和能力向企業提供貿易融資。安排推出以來取得不錯的效果。下一步我們會按照市場需求,擴大這項安排的適用範圍,並進一步提升各種操作細節,在貿易、企業運營和投資方面支持人民幣在國際上更廣泛使用。
- 在銀行融資的配套方面,近兩年企業跨境徵信合作在大灣區取得良好進展,深港兩地銀行能夠跨境獲取企業的徵信信息,為企業跨境融資提供更可靠的依據。
- 我們也積極鼓勵內地企業在香港成立海外業務總部和企業財資中心,集中在港管理境外業務,有效統籌海外資金調配。
- 在支付方面,當前全球支付系統仍存在中間環節多、支付成本高的痛點。隨着科技的發展,這些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其中一個例子是區塊鏈技術在支付領域的應用。目前,香港正在同步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穩定幣和商業銀行貨幣上鏈的應用,希望為未來的跨境貿易和投資的支付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益的解決方案。
各位,隨着內地金融領域持續開放,近年來各項互聯互通安排不斷升級,通過香港更緊密地連接內地與國際金融市場。今年以來,兩地互聯互通繼續升級擴容,取得新的突破。
- 債券通方面,近期我們與內地監管機構共同推動南向通擴容,將投資者範圍從原來的銀行類機構擴大至券商、基金、保險、理財四類非銀機構,為南向通注入新的動能。
- 大灣區理財通方面,去年推出被稱為「理財通2.0」的政策框架以來,持續完善和改良落實細節,特別是針對銷售推廣方面,便利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投資者。推出以來市場反應積極,截至今年6月底,參與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超過16萬人,是「理財通1.0」的兩倍多;南向通方面,投資者持倉市值超過160億元人民幣,增長兩倍。
- 此外,「跨境支付通」也成為兩地互聯互通的新成員,這項連接兩地快速支付系統的安排在今年6月順利落地,讓兩地居民和機構可以安全、高效、便捷地進行即時跨境支付。開通以來運作順暢,廣受歡迎,截至7月底雙向匯款超過 70萬筆,總額超過40億元人民幣。
各位,自2017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已經連續九年出現在中央政府工作報告內,說明國家對大灣區建設高度重視並寄予厚望。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會充分發揮金融的積極作用,支持、撬動大灣區經濟的持續、開放、高質發展。
最後,我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