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鳴處長(警務處處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好!
- 多謝警務處邀請我出席今天金融業反洗黑錢研討會,我熱切期待與其他與會者一同探討如何進一步提升打擊詐騙和反洗黑錢的工作成效。
- 近年來,詐騙數字持續上升,詐騙和相關的洗錢活動不僅威脅市民的財產安全,更可能對香港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造成影響。
- 金管局一直密切關注詐騙和洗錢活動風險。在過去數年間我們與銀行業界(包括儲值支付工具商)以及警方緊密合作,從四個層面構建完善的防騙及反洗黑錢生態圈,包括加強銀行偵測可疑交易的能力、促進訊息交換、加強客戶風險提示及提升公眾防騙意識等。
- 借今日這個機會,容許我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金管局目前和短期內會推行的措施。
銀行層面:
- 金管局持續關注詐騙的最新手法,並已經要求銀行因應詐騙手法的轉變,更新和加強它們的防騙偵測和管控措施。去年12月,我們要求銀行針對授權支付騙案建立動態詐騙交易監控系統,實時偵測可疑交易並向客戶作出警示。
- 今年4月,我們向銀行提供進一步指引,詳細列明銀行保障客戶及打擊傀儡戶口的良好做法,要求銀行更全面使用警方防騙視伏器的數據,提前識別傀儡帳戶網絡,及時向客戶提示相關風險。
- 以上措施推出後,我們看到銀行偵測發現的詐騙宗數由2024年上半年的571宗,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811宗,增幅超過兩倍,銀行偵測發現個案佔整體個案的比例,由2024年的2.9%上升至2025年的8.7%,而由於銀行提早介入,每宗案件的平均損失金額由2024年的117萬港元下降36%至2025年的75萬港元。
銀行之間:
- 金管局致力促進銀行間的訊息交換,完善詐騙相關的數據資料庫,讓銀行可以更加迅速地阻截可疑交易。
- 相關法例修訂已經於6月獲得立法會通過,我們將爭取在年底前落實措施,透過更廣泛的訊息交換,進一步提升銀行打擊詐騙的能力。我們初期的目標是讓現時已經在FINEST(銀行間訊息交換平台)參與的10家銀行先過渡至新機制,之後逐步擴展至所有零售銀行。我們已經要求未參與的零售銀行提早準備並更新其系統,以便能盡早參與。
銀行與客戶之間:
- 我們要求銀行加強對客戶的風險提示,並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保護措施。
- 以即將全面推出的「智安存」為例,受保護的存款在未取消保護前將不能夠轉出,情況就如將錢放進了夾萬。若客戶不幸陷入騙局並希望使用存款,「智安存」的反詐騙核實程序可以為客戶提供一個「停一停、諗一諗」的機會, 確認是否存在受騙可能性。在銀行業界支持下,現時已經有14家零售銀行包括實體及數字銀行以暫行方式推出「智安存」保護措施,提早支援客戶防騙。
- 此外,我們在今年4月公布了一系列提升網上銀行安全性的新措施,簡稱為「網銀安全ABC」。這些措施包括(A)要求銀行採用手機應用程式認證來替代傳統的手機短訊一次性密碼,(B)容許客戶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停用某些較高詐騙風險的網上銀行功能,例如第三方大額轉帳,以及(C)取消可疑轉帳。大部分零售銀行已經在第二季推出「Cancel可疑轉帳」。銀行將會在年內陸續推出餘下措施。
客戶層面:
- 金管局致力進行宣傳教育,與銀行業界和警方緊密合作,透過不同渠道提高市民的防騙意識,並提醒公眾「切勿借/賣銀行戶口」。另外,大家最近見到的「嗱喳蕉」廣告,就是要提醒市民「撳LINK中『蕉』」,小心保護銀行戶口資料和密碼。
- 此外,我們一直與銀行業界和警方緊密合作,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宣傳教育。例如,本月我們聯同警方和香港銀行公會走訪街頭,提醒外籍家庭傭工提防受騙及切勿借賣銀行戶口。金管局亦會在開學季節聯同警方和銀行深入大學校園,加強針對大學生的防騙宣傳活動。
- 防詐騙和反洗黑錢的工作需要所有持份者的通力合作。金管局和其他金融監管機構於今年7月推出的《保障消費者防詐騙約章3.0》正是進一步提升金融、科技和電訊行業的合作,跨行業共同打擊詐騙及欺詐行為。
- 隨着跨境活動頻繁,數碼詐騙威脅上升,國際合作亦同樣重要。為此,金管局正積極探討與區內其他監管機構加強溝通和合作,交流最新的詐騙手法及打擊詐騙的措施。
- 正如周處長剛才所言,隨着科技和加密資產迅速發展,跨境活動頻繁,香港面對的詐騙和洗錢活動風險會變得越來越複雜。今日稍後會有針對深偽技術和其他科技應用的專題討論環節,金管局同事Raymond(助理總裁(法規及打擊清洗黑錢)陳景宏)會介紹金管局在這些方面的監管措施和應對方法。
- 我亦希望今天研討會能夠進一步凝聚金融業界的智慧與力量,共同提升打擊詐騙工作的成效,使香港成為零詐騙城市。
- 最後,衷心祝願警方的反洗黑錢宣傳月和今天的研討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