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陳文輝副主席、(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方星海副主席、胡舒立社長、各位來賓、各位媒體朋友,早上好:
- 今天我談的題目是「堅定向前、共贏共享」。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今天我們在香港談開放、談發展、談共享,特別有意義。
- 讓我們先看看國家過去四十年的發展。內地在201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12萬億美元,是1978年改革開放啟動時的56倍1,人均收入也在四十年內從230美元增加38倍到8,800美元。現在國家經濟以每年6.5%的速度穩步增長,全面步入小康社會。在討論中國經濟增長的時候,有一點很多人都不太留意︰其實中國每一年經濟的增量就等如整個印尼或墨西哥的國內生產總值,每三年經濟增量就等如一個印度、英國或法國現時的經濟規模。
- 中國創造了世界經濟奇跡之時,我們都以此而自豪。回過頭來,香港本身也曾經創造過一個經濟奇跡。透過奮發自強,香港的經濟規模從1961年只有13億美元,到1990年達到770億美元,三十年間增加了58倍,同時人均收入增加了32倍。在1990年,香港的GDP等如內地經濟的五分之一。當年香港也是貨物進出內地的主要港口,葵涌碼頭處理的貨櫃大概佔香港和內地總量的80%左右,但經過二十多年後,香港現時的GDP只等如內地的3%不到,而貨櫃吞吐量只佔全國的8%。於是我們香港就開始聽到一些比較奇怪的論調,有些人以這些轉變作為香港已被「邊緣化」的証據,說什麼內地越開放、越進步,香港就越「沒戲」,前景就越黯淡,這種論調在香港有一定的市場,作為對自己的一種警醒和鞭策,還能說有一些作用,但是如果因此而妄自菲薄,甚至自卑自憐,這完全是不可取,因為這論調是不符合經濟邏輯的。
- 要知道,香港人口少,只有七百多萬人,人均收入已達到4萬6千美元,位列先進經濟體的水平。內地有超過13億人口,經濟總量雖然達世界第二位,人均收入只有8千多美元。如果現時香港要保持在1990年代佔內地經濟兩成的規模,香港今天的GDP便要超過2萬4千億美元,人均收入要達到32萬美元,而即使當今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盧森堡,也只有10萬6千美元2。只要想一想,就知道這是不可能達到的事。另外,全國港口每年處理2億6千萬個標準貨櫃單位(TEUs),如果還有八成經香港進出,那麼每年香港碼頭和道路就要處理2億個TEUs,單是這數量的貨櫃就可覆蓋大約三個香港全部的土地面積,試問香港可以做到嗎?
- 其實,香港人不用焦慮,只要我們認識國家發展的大局,堅持香港的「戰略定位」,就可以繼續發揮重大作用,達致共贏共享。國家未來發展的戰略是深化改革開放,以改革的紅利推動經濟發展,而企業要走出去,這是大勢所趨,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將會是未來發展的主軸。那麼香港的角色是什麼呢?那就是堅持香港一直以來應有的戰略定位,就是:「背靠內地,面向全球」。其實香港從來都是內地連接海外的窗口和跳板。國家開始改革開放,香港的角色便由貿易中轉站擴展成為引進外資進入內地的樞紐,然後再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跳板。自有統計數字以來,香港都是外商直接投資內地的最大來源地,穩佔五成至六成。除了引進外資直接投資內地之外,香港自1992年起便開始成為內地企業在海外上市的首選平台,近26年來已經有接近1,000家內地企業在香港透過首次公開招股(IPO)上市,這些企業一共在香港籌集了7千6百億美元的資本金,其中3千4百億美元為 IPO籌集的資金。
- 自2005年開始,內地企業紛紛進軍海外,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速非常快,在2016年高達1千9百億美元。同樣地,香港也是內地企業走向海外的跳板,過去十多年來有五成到六成的對外投資都是通過香港進行的,在2016年,就有1千1百多億美元投到香港。大家也許會問,這麼多內地的對外直接投資,覆蓋全球五大洲,為什麼都不約而同選擇香港作為它們國際業務的跳板和樞紐呢?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會是:香港是個高效率、基建配套完善的商業、貿易和金融中心,所以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都不謀而合以香港為基地和跳板。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海外其他的商貿金融中心都有強大實力和類似的條件,為什麼香港卻在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進程中,能脫穎而出,遠遠拋離其他對手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看法,就是和海外其他商貿和金融中心相比,香港有三個獨特、不可模仿、不可複製的優勢:
(1) |
香港的地理位置。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毗鄰內地。香港每天有28個航班往返北京,67個航班往返上海,基本上全國的一綫城市,從香港坐三到四小時飛機都能到達。今年下半年,廣深港高鐵綫香港段會開通,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也會啟用,這一切都令香港和內地的交通聯繫大大增強,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個市加上港、澳特區構建全球最大型、最有活力和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和科技創新區域,提供了有利條件。大家試想一下,其他海外的金融中心能有這種地理和交通便利的優勢嗎?
|
(2) |
香港的「一國兩制」安排。「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和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一方面能夠保持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制度和傳統,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一直支持香港維持繁榮安定,鞏固香港作為商貿、物流、旅遊、金融中心的地位。無論是在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中央政府都全力支持香港,目的就是讓香港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共同享受經濟增長的成果。很明顯,其他海外的金融中心不可能複製香港「一國兩制」的安排。
|
(3) |
香港是全球唯一真正使用中、英雙語的普通法司法地區。香港的成文法法例,全部都有中、英文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版本。根據統計,香港的事務律師有超過八成、大律師有六成具備雙語能力。在司法機關方面,現時法官中有大約九成具備雙語能力。在香港各級法庭除了終審法院只用英語外,都有頗大的比例是使用中文的。當內地企業到海外進行大型投資,如果可以選擇,它們會選用香港的法律還是其他地方的法律作為合約和仲裁的基礎呢?如果我是企業主管,我肯定選擇香港,因為香港是普通法地區,合同、契約和糾紛仲裁安排都能與國際市場接軌。香港的司法機關是真正能中、英雙語並用,而且獨立性和公信力不容置疑,香港的終審法庭的常任和非常任法官當中,有12位是德高望重的資深海外法官,備受尊崇。我相信使用香港的雙語普通法將會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首選。
|
- 現在我也想談談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和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任務和角色。簡單來說,人民幣國際化就是中國貨幣走出去,在國際流通和使用,而「一帶一路」倡議就是中國的技術和資本走出去。其實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這兩個走出去都是互相牽動、相輔相成的。中國是世界貿易大國,但在2009年人民幣國際化起步以前,對外貿易基本上都是使用外幣來定價和結算。經過九年的發展,人民幣開始在海外流通,在海外沉澱的人民幣資金約有一半在香港,而香港每天清算的人民幣資金平均有9千多億元人民幣,遠遠超過其他任何一個海外的金融中心。但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目前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只有12%,其餘八成多是以外幣結算。就以本幣結算貿易的比例來比較,中國比日本、歐元區和英國,現時是屬於偏低水平。我相信假以時日,中國對外貿易以人民幣結算的比例,是可以、也應該達到五成的水平,當然到時候人民幣也會成為更多國際投資者作為支付、儲蓄和資產配置而必須持有的貨幣和資產。
- 最後,我想談一下香港在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特別是在基礎建設投融資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在各種直接投資類別之中,基建投資可以說是難度最高的一種。因為無論發電站、港口、公路和鐵路等等,都無可避免地牽涉徵地、清拆、賠償、環保、勞工待遇等問題,絶大部分都要當地政府主動和積極參與處理和協調才能成事。加上建造期和回本期一般都較長,又可能出現政治和滙兌風險,所以對很多投資者來說雖然有吸引力,但是不易入手的資產類別。但是我們很高興看到內地有一些大型企業經過多年打拼,累積和成就了在國際間具競爭力的技術和營運經驗,在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方面具備明顯優勢。但由於基建項目是浩大的工程,牽涉的資金以百億計,並且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持續投資和經營,所以我認為內地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要積極考慮適當地引入國際資本,不單是貸款和債務融資,在股本投資方面也要引進國際機構投資者。這樣做,既可以減輕內地企業和銀行在資金週轉上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也可以使股東結構更為國際化、多元化,讓更多投資者可以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既能分擔風險,又可以共享投資回報,絶對是一個互惠共贏的局面。
- 內地企業走出去在「一帶一路」進行投融資之時,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好機會。雖然「一帶一路」的投融資在未來一段日子主要是會以外幣(尤其是美元)定價和結算,但我希望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以人民幣作結算單位。這可以減低內地企業面對的匯率風險,也可以減低對美元的倚賴,從而提升人民幣在海外的使用和流通,有助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和提升至與國力相匹配的地位。
- 女士們、先生們,香港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也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跳板和樞紐。在人民幣國際化和落實「一帶一路」的倡議上,香港都肩負重要的任務。香港金融管理局自2009年以來,持續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我們又在2016年成立了「基礎建設融資促進辦公室」,目的就是呼應和配合國家改革開放、人民幣國際化和企業走出去的戰略發展。我相信香港會不負國家和港人的期望,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與內地共贏共享。謝謝大家。
1以美元計價,中國1978年的GDP為2,190億美元;2017年的GDP為122,500億美元。
2摘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全球經濟展望(2018年4月)》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