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Fintech)快速演進,金融服務正在變奏,也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透過「Fintech 2025」主動出擊,推動香港銀行業向更創新、更具韌性的未來前進。隨着這段旅程快將進入新篇章,正好讓我們回顧策略背後的三大支柱——全面推展銀行數碼化、擴展金融科技人才庫、透過資源政策支持生態圈發展,其餘兩大支柱,包括央行數碼貨幣及數據基建,將於下周的「匯思」文章再作探討。這些支柱鞏固了香港作為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進一步推動數碼轉型的進程。
由「全面推展銀行數碼化」到「成功落實銀行數碼化」
「全面推展銀行數碼化」旨在支持銀行在業務運作流程的前、中、後台,全方位應用金融科技。在這方面,金管局進行了一系列工作,鼓勵銀行在不同業務範疇,全面採用金融科技:
八間數字銀行(前稱虛擬銀行)自成立以來,一直迅速擴張客戶基礎,尤其吸引年輕及中小企業用戶。數字銀行原生的數碼業務模式涵蓋儲蓄與貸款等核心服務,它們有些也開始提供投資及保險產品,同時也激勵了傳統銀行加速自身數碼升級。
圖1. 截至2025年6月,數字銀行的客戶數目、客戶存款及貸款金額

銀行採用合規科技(Regtech)是金管局的監管重點之一。我們透過一系列實務指引、用例分享刊物及影片,展示合規科技在實際銀行營運中的應用。有賴於此,現時香港所有零售銀行均已採用合規科技,整體使用率也達到97%1。隨着技術日趨成熟,合規科技也被應用在各個不同的風險領域。
圖2. 合規科技使用率增長(2025年對比2022年)

根據2022年6月的「金融科技應用評估」,保險科技(Insurtech)、財富科技(Wealthtech)及綠色科技(Greentech)被列為最具增長潛力、值得金管局提供進一步支持的領域。「金融科技資訊平台」及「Fintech Connect」配對平台的推出,也進一步提升三個領域的使用率,增幅由20%至超越100%不等。
圖3. 綠色科技、財富科技、保險科技、人工智能及分布式分類帳技術使用率增幅(2025年對比2022年)

短短數年內,香港銀行已由最初的探索階段,轉型至將金融科技融入整個營運流程。根據金管局於2025年發布的「科技成熟度評估」報告,金融科技的使用率現已達95%。客戶逐漸體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包括透過手機應用程式遙距開戶、利用替代數據簡化的貸款流程,及採用人工智能(A.I.)強化網絡安全的深偽檢測技術。
這些發展標誌着銀行數碼化由「全面推展」邁向「成功落實」的轉變,顯示科技創新正為大眾帶來價值,突顯香港積極建立一個數碼驅動、以客戶為本的生態圈,為銀行客戶提供更多元、更安全、更流暢的體驗。
走得更遠:推動負責任創新
金融科技在本地以至全球的急速演進,促使金管局推出一系列更具體的措施,在「成功落實銀行數碼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香港金融業的負責任創新。
圖4. 推動負責任創新的措施

為加強香港金融業的聯繫,我們協助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供應商及市場參與者打破障礙,釋放協同效應。就此,金管局推出FiNETech系列及多項業界活動,匯聚生態圈內的專業人士,探討進一步的合作。配合「Fintech Connect」配對平台,至今已促成超過100項合作,加速創新概念的生成及落地。
A.I.已經成為推動銀行各項營運進一步數碼化的關鍵。金管局透過研究及培訓,推進A.I.的應用,令使用率得到顯著提升:今年的調查顯示,75%的銀行已將A.I.融入業務,相對2022年的59%有所提升。金管局與數碼港合作設立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在鼓勵探索新技術的同時,有效應對新風險,深化「負責任創新」。
GenA.I.沙盒不僅提供風險可控的環境、針對性的監管反饋,也為銀行提供免費的運算資源。透過提供先進的運算能力,讓銀行可以探索不同高算力要求的工作,例如驗證A.I.模型的準確性、可解釋性、一致性及保安性等,從而減輕銀行在探索期的資金投入。機構已試驗多項應用場景涵蓋風險管理、客戶服務、反欺詐方案及深偽檢測。其中一項創新手法是以「A.I.對抗A.I.」,即利用A.I.工具應對A.I.自身帶來的風險與挑戰。
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是另一大數碼化驅動力。過往數年DLT使用率上升50%,可見市場對代幣化的潛力更有興趣。因此,金管局推出了DLT監管孵化器(孵化器),讓銀行能銜接傳統金融與新興代幣化生態圈。透過建立兩者之間的橋樑,金融機構可利用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推動數字資產的發展。現時已經有六間銀行透過孵化器推出代幣化存款服務,展示負責任創新如何將概念轉化為可投入生產的解決方案。
FiNETech、GenA.I.沙盒及孵化器等措施,體現金管局靈活的監管哲學,在積極鼓勵創新的同時,始終對潛在風險保持警覺。
以人才為本:培育金融科技專才及蓬勃發展的生態系統
金融科技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持。為提升銀行從業員的專業能力,「銀行專業資歷架構」新增金融科技單元(ECF-F),為銀行從業員提供金融科技相關的培訓和認證。為培育年輕一代,我們多年前推出「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計劃」(FCAS),累計為超過1,300名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幫助他們累積實戰經驗。此外,在「金融科技先鋒聯網計劃」(IPMN)下,自2022年起,超過360名研究生參與約30間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科技項目,獲取寶貴經驗。
我們的努力已見成效,香港金融科技行業至今匯聚超過25,000名專業人才2,本地大學也持續擴展金融科技相關課程,反映出年輕一代對金融科技的興趣日益濃厚。
圖5. 推動擴展金融科技人才庫的措施及香港金融科技專才現況

要推動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充分的資源和配套政策至關重要。金管局先後推出「金融科技監管沙盒」3.0和3.1試驗計劃,為創新金融科技方案提供資助,協助項目商業化並在業界廣泛應用。其中,金管局於2021年11月推出的沙盒3.0,便利本地科技公司申請創新科技署(創科署)轄下「公營機構試用計劃」,有效地銜接研發成果與開發,以及原型製作。隨後,我們與數碼港合作提升沙盒3.0,推出兩輪沙盒3.1試驗計劃,旨在為屬於金管局監管範圍的創新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開發階段的資助,從而締造創新文化,促進金融科技公司與銀行業界的協作。至今,兩項計劃共同批出18個項目,為金融科技生態系統注入更多活力。
旅程新篇章
這些針對性措施不但推動了新一代銀行服務的發展,也正在塑造一個更具創新性、包容性及韌性的生態系統。
承接着良好勢頭,我們即將進入金融科技策略的新階段。透過一連串具體措施與監管指引,我們已經成功完成「全面推展銀行數碼化」的旅程。我們也走得更遠,加快推動負責任創新,擴展金融科技人才庫,以及透過資源政策支持生態圈發展,鼓勵銀行積極採用新科技,同時維持香港金融體系的穩健。
我們這段金融科技旅程,已鞏固了香港在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3。隨着科技持續重塑全球金融格局,香港已準備就緒,引領下一波創新浪潮,將銀行服務水平提升到更高層次。
香港金融管理局
總裁
余偉文
2025年10月24日
1 《金融科技應用:進展及未來方向》, 金管局 (2025) (只提供英文版本)
https://brdr.hkma.gov.hk/eng/doc-ldg/docId/getPdf/20250716-3-EN/20250716-3-EN.pdf
2 《The Hong Kong Fintech Ecosystem Report》由投資推廣署、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香港金融科技協會及香港金融發展局聯合發布(只提供英文版本)
https://www.investhk.gov.hk/media/jznd3b5p/202503-21_hong-kong-fintech-ecosystem-report-2025-1.pdf
3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38
https://www.longfinance.net/publications/long-finance-reports/the-global-financial-centres-index-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