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支付系統」於今天啟動,標誌着香港的支付系統──亦即是金融基礎建設的核心組成部份,進入一個新紀元。
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必須有一個世界級的金融基建(尤其是支付系統)去支撐才能成功。香港支付系統的第一個重大里程碑,是1996年12月推出的「即時支付結算系統」,亦即銀行界常說的「RTGS」(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系統。當年香港的RTGS系統是亞洲區內首個完全符合國際標準,以中央銀行結餘進行實時全額支付的系統。這個系統在1997年每日平均處理3,400億港元的交易,現時已增至9,200億港元。
過去20多年來,香港的RTGS系統不斷優化,於2000年推出美元RTGS系統、2003年推出歐元RTGS系統。另一個重要里程碑,就是在2007年推出人民幣RTGS系統;該系統從推出到現時,都是全球人民幣離岸市場唯一的即時支付結算系統,亦是香港成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重要基石。現時人民幣RTGS系統每日結算的交易額比港幣RTGS系統還要多,達9,400億元人民幣。
雖然香港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四個幣種,即港元、人民幣、美元和歐元的即時支付結算系統,值得我們自豪,但始終這些RTGS系統都是為大額支付和銀行間的金融交易而設計的。零售或小額支付,尤其是跨銀行或個人對個人支付(P2P)的交易,目前仍主要依賴支票或電子轉帳。對於市民來說,這並不是太方便,而且大部份交易可能要隔天才能過帳收妥。
相比一些國家和地區,香港在零售支付方面──如個人支付商戶(P2M)或個人對個人支付(P2P)──的效率並不是太理想。這個局面在2016年出現突破:金管局首次發出牌照,給一共13家營運商去經營儲值支付工具,亦即一般人所講的「電子錢包」。短短兩年內,香港電子錢包發展一日千里,各個營運商各展奇謀,開拓商戶夥伴和用戶群。香港市民現時亦正在適應和享受多元選擇及眾多的推廣優惠。但即使如此,香港的零售支付仍然存在一些樽頸,主要出現在三方面:小額銀行間轉帳、從銀行帳戶為電子錢包充值,以及不同的電子錢包系統之間轉帳。如果我們不解決這些樽頸,香港的金融基建就不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既然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就要採取行動。通過金管局同事的努力和堅持,我們得到銀行界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界的支持,終於建成並在今日啟動快速支付系統。FPS應該是全球獨一無二的零售支付系統,因為它匯集以下的重要功能:
(i) | 年中無休:每日二十四小時、每星期七天,全年運作的電子支付系統; | |
(ii) | 操作簡便:轉帳或支付只需用登記了的手機號碼或電郵地址便可完成; | |
(iii) | 明確穩妥:所有跨銀行的港元支付以銀行在金管局的結餘實時進行,交收最終法律地位不庸置疑; | |
(iv) | 支持雙幣:同時支持港元或人民幣的支付; | |
(v) | 全面接通:銀行戶口與電子錢包,以至不同電子錢包之間全接通;以及 | |
(vi) | 免費使用:個人客戶之間小額轉帳或支付零收費。 |
香港的快速支付系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們認為有需要給它一個更容易上口及更「貼地」的中文名稱:「轉數快」。從今日開始,參加「轉數快」的零售銀行和大部分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便會開始接受用戶登記,市民可將自己指定的手機號碼或電郵地址去綁定銀行帳戶或電子錢包,方便經過「轉數快」系統收取款項。
經過約兩個星期的收款人登記後,「轉數快」會在9月30日(星期日)全面啟用和開通,屆時市民就可以體驗銀行帳戶和電子錢包快捷實時轉帳支付的好處。上述的登記過程只是方便市民作為收款人,至於付款,則不需在「轉數快」登記,用戶只要登入銀行或電子錢包應用程式使用轉帳功能,便可以享受到「轉數快」帶來的便利。
除了啟動「轉數快」之外,金管局今日亦同時宣布推出「共用二維碼」「Common QR Code」的標準及應用工具。金管局和業界共同努力,由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HKICL)研發出一個手機應用程式,可以將不同流動支付工具的收款二維碼合併成為一個共用二維碼,費用全免。共用二維碼能大為方便小商戶使用流動電子支付,讓他們毋須在收銀處擺放一堆不同支付工具的二維碼。
隨着「轉數快」的推出,香港的零售支付的生態將會發生重大改變。除了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在用戶和商戶群相互之間的競爭外,市民的生活習慣(包括購物和支付)都會逐漸改變。「轉數快」加上金融科技發展,例如虛擬銀行,將幫助香港的銀行業進入一個「智慧新紀元」。在這個新紀元裏,沒有一樣東西是全「靜態」,只有「進步」才是「永恆」。在此我要多謝參加「轉數快」的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銀行公會和HKICL,以及金管局的同事,他們盡心竭力,攜手合作,即使在超級颱風「山竹」襲港的惡劣天氣下,仍然克服困難。我們今天可以如期啟動「轉數快」,他們均勞苦功高。
香港金融管理局
總裁
陳德霖
2018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