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Facilitation Office,簡稱「IFFO」)成立至今已九個月,乘着近日舉辦IFFO債權融資和投資者圓桌會議之機,我與同事們盤點了開局的工作,總結出八個字「鴨子划水,大有可為」,前者是前一個階段工作的寫照,後者是對前景的期許。
IFFO的使命是匯聚基建持份者,共同推動基建項目的投融資。目前,基建投融資在香港不算是熱門的資產類別,對一般投資者更是有「隔山買牛」的感覺。我們要將香港發展成基建投融資中心,即使成果不能立竿見影,進程難以一蹴而就,在起始階段也必須肯奮力、有耐性。鴨子划水的第一式就是聚人氣、增能量。一是提升業界在基建投融資的專業技能,二是為業界引進更多基建投融資的機遇。
就提升業界的專業技能,IFFO自成立以來已經建立了一個強勁的基建投融資人脈網絡,現時有63個重量級夥伴支持,包括多邊機構、機構投資者、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基建項目的建設和營運方、各類專業支援機構等。IFFO舉辦和參與了13場以基建投融資為主題的大型會議、研討會及工作坊,其中包括主辦「金立群行長談亞投行營運及基建項目」研討會,並分別與國家開發銀行及中國進出口銀行簽訂諒解備忘錄,支持及鼓勵它們進一步利用香港「走出去」。我們亦於今年1月舉行的亞洲金融論壇上邀請了來自孟加拉、匈牙利、伊朗、哈薩克斯坦和土耳其的代表,分享當地投資環境情況和未來的基建投融資機會。
文首提到,IFFO近日舉辦了首個債權融資和投資者圓桌會議,吸引約100名來自不同基建投融資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參加,當中包括來自澳洲、加拿大、中國、南韓、荷蘭、新加坡及阿聯酋,總資產規模達四萬億美元的主權基金和退休及養老基金,以及基建項目的發展和營運機構,如中國華能集團、中國長江三峽集團、通用電氣、中電集團等,集中討論新興市場的基建投融資機會,並研究如何通過不同的風險緩解措施去優化基建項目的融資條件。
基建投融資出現龐大資金缺口的原因之一1,在於投融資及營運雙方期望出現落差。例如有些投資者覺得新興市場風險高,所以要求基建項目要有相當高的回報,才願意考慮投資。另一邊廂,擁有基建項目的營運者,未必了解投資界需要兼顧多方面的考慮,例如對公司管治、環保和社會責任的要求等,出現「錢要搵項目、項目又要搵錢」的情況。
IFFO圓桌會議的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嘗試擬備一份基建投資參考清單,建立一套投融資及營運雙方都能夠明白和接受的共通語言,收窄期望分歧,撮合投融資及營運雙方。這份參考清單列舉了各類投資需要考慮的因素,例如「投資階段」是其一──投資者一般對風險較低的成熟項目(brownfield)較感興趣,因此一些仍未開發(greenfield)階段的項目,如能完成土地收購、獲得批文等,又或者與成熟項目「打包」,就可以提高項目的吸引力。機構投資者亦十分重視項目的管治,因此營運者要有妥當的採購程序、有效的監察防貪守則等,這都是基建項目營運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另外,參考清單亦列出緩解風險的措施,減少基建項目可能出現的財務(如匯率波動)、商業(如交易對手賴帳壞帳)、建築及監管等方面的風險。透過有效的風險緩解措施,讓投資者適當平衡風險和回報。
我們希望這份參考清單既讓需要資金的基建項目開發商進一步了解窒礙吸引投資者的因素,亦可加強要求長線穩定回報的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信心,有助雙方「夾啱嘴形」,令溝通和合作的過程更順暢、更有效。
IFFO將會繼續舉辦和參與各類國際和本地活動,促進持份者的資訊交流,提升基建投融資的專業技能。下一步我們還會推動機構投資者、銀行等投融資方通過IFFO平台物色和投資或借貸給新興市場基建項目,促進市場參與者開發專門的風險管理產品,並以成功個案發揮示範作用,吸引更多資金投入新興市場基建項目。條件成熟時,我會再向大家匯報最新發展。大家可以透過IFFO網站,留意IFFO的動向和發展。
這些前期的交流和鋪墊,每一步都是一幅大砌圖的其中一塊。開局之初,我們已有完成品的概念,就是順應新一浪全球基建投融資大潮,令香港的金融業更多元化,從而促進金融中介和相關專業服務鏈的發展,創造更多高增值的職位,令社會整體得益。
團隊短短幾個月的辛勤工作,我們已看到一圈圈的水波在擴散、輻射,來自世界各地和香港的參與者都對我們的工作有不錯的評價,對參與IFFO平台保持濃厚的興趣和很大的期望。套一句他們常用的說話:「Lots of takeaways」。投資世界講求實效,不尚空談,當每次活動看到不少回頭客,並帶來很多新面孔,我們的結論是:大有可為。
香港金融管理局
副總裁、
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主任
余偉文
2017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