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事項

匯思

2004年02月05日

貨幣政策事項

最近幾個月港元呈現強勢,只在過去幾日才稍告回軟。面對港元偏強的情況,香港貨幣發行局制度一直能有效應付。

1月19日農曆新年假期前,我曾出席演講泛談香港的貨幣政策。我這次演講的目的是希望可以釋除一些朋友對匯率偏強時貨幣發行局制度運作的疑慮。

雖然在1987年美元兌其他外幣暴跌時港元也曾出現類似的偏強現象,但當時本港的貨幣體制結構尚未作出多項重大的修改,因此對這種情況的處理方法與現今很不相同。當時尚未有明確的貨幣基礎定義,金管局仍未成立,銀行亦無需在政府當局設立結算戶口。當時若有大量資金流入港元,應付方法就只有干預匯市及實施負利率。再者,由於結算系統不是由金管局營運,即使推行負利率也必須透過香港銀行公會制定規則來實施。

時至今日,由於所有持牌銀行均須在金管局設立港元結算戶口,貨幣基礎亦已明確界定,若有資金流入港元,金管局便會應銀行要求買入美元,使銀行結算戶口的總結餘(這是貨幣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加。換言之,總結餘數額的多少是取決於銀行向金管局沽售的美元數額。根據貨幣發行局的運作機制,金管局會吸納這些美元,然後在有關銀行的結算戶口內記入相應的港元,藉此創造相同數額的港元。這是一項很機械式的操作,金管局除了決定在哪個匯率水平接過美元的沽盤外,並無涉及任何酌情考慮。

因此說我們「干預」其實是不大恰當的,原因是它隱含金管局着意採取行動的意思,與事實不符。更準確的講法應該是:在貨幣發行局制度下,本港銀行(不論基於何種理由)向金管局沽售美元。經過金管局向外界多作解釋,有關方面更明白匯率偏強時聯繫匯率制度的運作機制,我們很高興現時各界對貨幣發行局實際運作的報導已較更為準確。因此,我希望各界可減少對總結餘數額增加所感到的焦慮。事實上,若資金繼續流入港元,銀行亦繼續向金管局沽售美元,總結餘可以增加至很大的數額。

對金管局來說,被動地買入銀行的美元,然後製造相應港元,會增加我們的美元資產,使我們多賺一些利息,但卻無需為相應增加的港元負債付息。因此,金管局可在過程中為外匯基金賺取利潤,而且總結餘數額愈大,利潤愈高。以500億港元總結餘計,1厘息差可使金管局為外匯基金帶來每日137萬港元的利息進帳,一年合計就是5億港元了。

龐大的總結餘數額當然代表貨幣環境極為寬鬆,可能帶動貨幣增長以致造成通脹壓力。不過,由於目前信貸需求仍甚疲弱,加上失業率高企及以按年變動計的通縮顯著,通脹壓力暫時仍不足為憂。儘管這樣,大家仍要小心注視會否正在形成另一泡沫。大家都曾目睹泡沫爆破後可以對整體經濟造成極沉重的打擊。「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大家不要忘記這個教訓。

 

任志剛

2004年2月5日

 

有關演講辭: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4年02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