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的資金融通:香港可扮演甚麼角色

演講辭

2004年12月13日

內地與香港的資金融通:香港可扮演甚麼角色

任志剛,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

(於香港經濟峰會2005)

引言

首先多謝各主辦及協辦機構邀請我出席香港經濟峰會並作開幕發言。記得我亦有參加去年的峰會,就如何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出了一些看法。當中我特別指出,近年國際金融環境出現了急劇的轉變,對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產生了策略性的影響。其中較為突出的轉變有三個,包括資訊科技革命的發展、全球化和金融市場國際化、以及中國內地在持續改革開放下對國際金融需求日增的大趨勢。今日大會建議我討論的課題為《內地與香港的資金融通:香港可扮演甚麼角色》,正好是上一次討論的延續。

資金融通是基本目標

我很高興主辦機構為我的開幕發言點題時用上「資金融通」這四個字,「金融」這個詞彙是頗為空泛的,把它進一步演繹為「資金融通」便實在很多了。這亦是我在過去一段長時間,在文章上或演講中時常刻意強調的。原因是有很多熱心人士在討論有關香港金融問題時,無論是發展金融或依《基本法》規定保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都可能會過於著重仿效外地金融中心的特色,企圖「照板煮碗」,將各類產品或運作模式搬來香港,亦過於著重為香港加上外地的標籤,希望香港能成為中國的曼克頓或亞洲的瑞士。在感謝這些熱心人士對香港金融發展的關懷之餘,我有責任指出,中國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需要的金融服務,至少在現階段甚或可見的將來,在理念、形式或具體安排上跟美國與歐洲仍有著很大的差別。我們當然要向其他金融中心虛心學習,但我認為香港便是香港,在經濟、地理、政治、文化上都與其他地方不同,特別面對改革開放下急速發展的內地,香港在金融領域上能發揮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比曼克頓、倫敦或瑞士都更為複雜和更具挑戰性。試想內地現在的發展狀況,金融制度上仍有多方面的管制,而部分老百姓的儲蓄仍然是放在床底下的情況,我們是否可以或應該要香港刻意地為內地引進曼克頓式的衍生工具和對沖基金,或瑞士式的財富管理安排呢?要知道曼克頓在美國境內並沒有一國兩制的安排,而歐洲國家,包括瑞士,亦沒有外匯管制,所以沒有一個標籤是比「中國香港」更合適的。因此我認為,不論是資金融通的中介人、監管者、市場設計師或市場參與者,為香港的金融發展熱心提出意見時,都應緊記「資金融通」這 一個基本目標,亦即是強調把儲蓄資金中轉為投資對促進經濟發展和增長的重要性。

香港的角色

從這個基本角度去分折,便不難看到,在內地資金融通這個課題上,香港可在四個發展範疇扮演重要角色。

  • 第一是如何將海外〈包括香港〉的儲蓄和資金中轉到內地作投資;
  • 第二是如何將內地的儲蓄和資金中轉到海外〈包括香港〉作投資;
  • 第三是如何為內地的儲蓄中轉為內地投資提供適當的金融中介服務;
  • 第四是如何為內地的金融改革,特別在市場化和與國際接軌的發展上,提供一個理想的試驗場地。

今日我將會在這四個範疇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這些觀點能對內地與香港特區政府,和業界人士在推動兩地資金融通上發揮一些引導的作用。

這些觀點是建基於兩個重要理解第一是資金融通在國際層面上以自由、雙向的形式進行是一個對經濟最有利的模式,亦是內地在金融改革領域上的長遠發展路向。但改革需時而風險亦大,在短期內,內地和香港之間的資金融通,與內地和海外一樣,必然是較單向的,易入難出。這是一國兩制下的事實,不存在對香港是否公平的問題,亦不應將香港推動資金雙向融通的建議視為香港向中央伸手。 第二個理解是內地金融改革的進程,是一條漸進式開放的道路,不能亦不會一步到位,改革的過程也是保守的。內地在1996年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資本帳戶的開放應隨之而來。從開放的進程看,不難察覺內地資本帳戶開放是根據先流入後流出,先長期後短期,先直接投資後債務和證券融資的次序進行的。我們若能對這兩個理解有清楚的認識,便能更有把握塑造香港在兩地資金融通的角色。現在我便就剛才所說的四個範疇,分析一下香港可扮演甚麼角色。

(一) 如何將海外的儲蓄和資金中轉到內地作投資

內地經濟高速增長及投資前景理想,是吸引外來投資的強大動力。除了外商直接投資大量流入內地,另一有效的途徑便是經過香港這個有深度和達國際水平的金融市場,向內地企業貸款和購買它們所發行的債券或證券。

一向以來,香港為外資流入內地已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佔著領導地位。香港素來是內地外來資本最重要的發源地和中轉地,香港的直接投資佔內地2003年外來直接投資總數的三分之一;佔內地歷年累計外來直接投資的百分之四十。就股票融資而言,按香港交易所的統計,目前已有近190家國企和紅籌公司在香港上市集資,累計集資額超過8,000億港元。目前國企和紅籌公司的市值佔香港股市市值四分之一以上,而成交量更佔本港股票市場的一半。當然,外資流入內地不僅亦不應只局限於在股票市場上市集資,內地企業亦可以在香港作銀行貸款融資或發債集資。其實過去一直也有內地大型企業來港發債集資〈以美元為主〉,但數目並不多,這可能是受制於內地的外債規定。但企業在外舉債最終是會放寬的,甚至自由化,由貸款人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作為發展基礎。在這方面,香港具有三個明顯的優勢。

第一,我相信在香港運作的銀行,對內地借款人的信貸風險評估,是較內地銀行仍受「官為本位」影響的信貸分配模式來得客觀,有助提升資金信貸融通的效率,所以香港的銀行無論在內地是否有分行或分支機構,應在這方面多研究和爭取。

第二,香港有日趨成熟的債券市場和相關的金融基礎設施,有條件成為內地企業,甚至國家的發外債中心。

第三,當人民幣存款在香港增加至有較大規模時,可考慮容許內地企業在香港發人民幣股票或債券,或容許香港銀行向內地企業作人民幣貸款,這不單可以便利資金融通,亦可幫助在香港沉澱的人民幣回流到內地。

(二) 如何將內地的儲蓄和資金中轉到海外作投資

內地儲蓄率估計高達30%至40%,因此有相當龐大的儲蓄可被調配及中轉為投資。當中應不乏尋找海外投資的需求,但礙於外匯管制,這些需求往往未能滿足。但高的儲蓄率,加上外資不斷流入,作直接投資也好,憧憬人民幣升值也好,已為內地帶來一些宏觀金融管理上的困難,亦為金融穩定帶來一定的風險。我認為現時內地的國際收支帳上已有所謂排洪的需要,先入後出的次序相信已到了後出的階段,預期內地會加快開放資本流出的步伐。事實上,今年2月,國務院已批准中國社保基金的海外投資計劃,現正準備有關法規,待完成後即可到海外投資。除此之外,《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也在8月份正式出台並實施。該規定容許內地保險公司投資部分外匯資金到海外市場,但暫時只可以投資於銀行存款或合格的債券及票據,不能進行股票投資。另外,上個月人民銀行公布了《個人財產對外轉移售付匯管理暫行辦法》,允許在規定的範圍內個人財產轉移海外。最近在本月初,人民銀行又公布了從明年一月一日起,個人可攜人民幣出境的金額由六千元大幅提高至二萬元。大家也許正期待合資格內地機構投資者(QDII)的來臨,希望不用等太久吧。

毫無疑問,在內地儲蓄資金中轉到海外投資上,香港是可以發揮主要角色的。

第一,香港可提供適當的投資對象,視乎投資者的要求,香港應推出有公信力,多元化(包括多貨幣,多風險層次,有足夠流動性)的產品,以迎合不論以基金或個人投資形式出來的內地資金的需要。我相信精明的香港金融界人士,在這方面是不需要金管局提點的。

第二,香港可為內地儲蓄資金到海外投資提供一個橋樑,或投資管理服務。香港與內地是在同一時區內,亦有歐元和美元的即時支付系統,是風險管理的最佳場地,有一定的競爭力,希望市場人士在這方面多作推介。

(三) 將內地的儲蓄中轉到內地的投資

表面看來,這個範疇是香港以外的事,絕大部分在內地進行,與香港拉不上直接關係。但無可否認,內地金融體系在發揮資金融通功能方面的效率仍相對較低,太過依賴銀行的中介渠道,而債券與股票渠道的融通量又乏善足陳。況且銀行體系並不健全,雖然內地有關當局正銳意進行改革,但以「官為本位」的信貸文化仍需一段長時間才可被「風險為本」的信貸文化取代。作為一個改革的動力,內地是很歡迎外資金融機構(當然也包括來自香港的機構)的參與,以能對此有所改善。隨著內地逐步兌現世貿承諾而開放市場,加上CEPA框架的啟動,香港的金融機構在內地應有特別的優勢,在內地資金融通上扮演一個比其他外資金融機構較為重要的角色。

在CEPA框架下,香港銀行在內地設立分行的資產要求已從200億美元降至60億美元,使更多香港銀行可以在內地開拓業務。目前已有3家香港銀行在深圳開立了分行,還有兩家正申請在上海開分行。此外,香港銀行內地分行在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時,也受惠於較寬鬆的開業年期規定和盈利考核。

近期CEPA進一步擴大內地對香港開放的領域,而且自11月1日起香港銀行內地分行可從事代理保險業務。這項新措施將增加香港銀行內地分行的經營範圍及競爭優勢,使香港銀行能向內地客戶提供更全面的產品服務。但現時外資銀行在內地經營人民幣業務仍受到一些地域限制,而且未能向內地個人客戶提供人民幣服務,業務發展有一定的局限。希望隨著世貿承諾在2006年底前逐步兌現,香港銀行在內地的業務可以不斷擴張,為內地的資金融通作出更多貢獻。

此外,香港銀行亦有通過入股內地銀行的形式積極參與內地的金融系統,投資於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以及地方性股份制銀行。目前外資銀行投資內地銀行的總持股比率上限為25%,單一股東最高持股比率為20%,這類參股有助內地引進具國際經驗的管理層、改善公司治理水平。香港是最了解內地問題的一個地方,亦是內地覺得最易合作和溝通的金融中心,預期香港參股內地銀行的參與率和成功率,比任何其他地方為高。

其實,內地的資金融通,也不一定要靠外資金融機構在內地實地參與,因為金融市場的活動已越來越不受地域限制了。富想像力的金融市場設計師,應可以在不大影響內地現有的機制下,加上適度的開放或特別的安排,便可利用香港國際級的金融平台和監管水平,在香港為內地的儲蓄者和集資者之間提供資金融通的安排。

(四) 為內地的金融改革提供一個理想的試驗場地

香港在這個範疇可扮演的角色是比較策略性的。內地充分理解改革金融是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亦充分理解開放金融會帶來的風險。所以,金融改革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亦需要在可控制的環境下作實驗,以求了解在市場化下金融是如何運作,風險是如何管理的。香港作為中國境內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實在處於一個獨特的位置,能夠為內地的金融改革提供一個理想的試驗場地,和引進國際監管水平及先進的市場基礎設施。

內地金融體制改革其中一個重要環節便是人民幣匯率的改革。在此重要問題上,中央的政策一直是致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同時在深化金融改革時進一步改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隨著內地資本項目逐步開放,人民幣逐步實現全面可兌換和國際化相信只是時間的問題。我相信人民幣最終是會成為區內主要貨幣,甚至是其他貨幣保持穩定關係的對象。面對這個對環球經濟有深遠影響的發展趨勢,香港不能只是袖手旁觀,採取隨遇而安的態度,而是要努力探索和尋找可扮演的角色。今年年初,我們成功爭取人民幣業務在港展開,便是要為香港金融界參與這個大趨勢作出準備。

香港個人人民幣業務〈包括存款、兌換、匯款和銀行卡〉自今年初陸續推出以來,反應良好。至今差不多所有零售銀行均踴躍參與經營有關業務。至目前為止,全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已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從1月18日開始接受內地居民以人民幣卡在香港消費,至今累積簽帳及提款總額已超過20億港元,平均每宗消費額約3,000港元,比其他海外遊客在港簽帳額較高。對於促進兩地經濟融合及方便兩地居民互訪旅遊消費,均有莫大好處。同時,參與人民幣業務的銀行審慎經營,使這條金融中介的新渠道可以安全及有效地運作。

除了兩地旅遊消費活動以外,跨境貿易也快速增長,跨境金融活動亦隨之增加,而人民幣已經開始在內地與個別周邊地區的貿易時用作結算支付。考慮到業界的建議,亦為進一步推動內地與香港兩地經貿融合,財政司司長早前提出了發展香港人民幣業務的 三個策略性方向,為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用的框架。

第一個方向是考慮如何把香港銀行的人民幣資產和負債多元化。目前香港銀行的人民幣資產只有其存放在清算行的人民幣存款,而人民幣負債只有香港居民的個人人民幣存款。在現有穩妥的基礎上,我們應該進一步探討如何使人民幣資產多元化,例如研究能否在內地當局同意下在本港買賣人民幣資產,另外在人民幣負債方面可考慮把存款範圍擴闊至非居民及非個人的層面。

第二個方向是考慮為兩地間的貿易及其他經常帳目交易提供相關的人民幣銀行服務。事實上,內地經常項目交易並不受外匯管制,例如內地遊客基本上可完全自由兌換一定限額以下的港元到香港消費,甚至直接拿人民幣來香港消費。引伸到出入口貿易,由於也屬於經常項目交易,理論上可以把有關的外匯自由與人民幣兌換,也應該可以讓買賣雙方自由選擇是否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這項發展有助減低內地進出口企業的匯兌風險及兌換成本,從而促進兩地貿易。

第三個方向是考慮在港建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機制。這個方向能否進一步發展,當然要視乎內地開放資本項目的進程。若此建議能夠落實,那麼不論是內地發債體在港發債並由本港居民和銀行購買,或是香港發債體在香港發人民幣債用於內地投資,均有助人民幣回流內地及人民幣資產多元化。

這三個策略性方向包含著多個具體建議,而落實具體建議的先決條件是在香港建立一個安全、高效率和電子化的人民幣即時支付系統,與現有的港元、美元和歐元的即時支付系統的構造是一樣的,並可以連結起來,以減低跨貨幣交易的結算風險。建立這個交易結算平台,將有助於促進兩地資金融通及以人民幣為單位的經貿活動。

長遠而言,拓展人民幣業務對香港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重大意義。隨著人民幣逐步成為國際貨幣,香港憑藉其已發展人民幣業務的優勢,便可爭取更多以人民幣為結算單位的金融活動在港進行,使香港不僅是區內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更是內地重要的金融及首選集資中心。

結語

我今天早上的發言,提出了內地與香港資金融通的一個基本目標、兩個重要理解、三個策略性方向和四個發展範疇,希望大家參考和提供意見。隨著內地與香港的經貿融合,提高兩地資金融通的效率至為重要。香港一直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設計金融基礎設施方面已具有一定的經驗和優勢,在新的環境變化中將需要考慮內地逐步開放帶來的機遇,以及將來更多涉及人民幣的國際金融活動。在這個工作上,我們會繼續關注內地的政策變化,也希望銀行業界及各方面人士多些提出需求或意見。金管局會根據內地的開放進程,並會在不影響內地及香港金融穩定的大前提下,繼續爭取加強兩地的金融合作和資金融通。

 

多謝各位。

最新演講辭
修訂日期 : 2004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