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刚设计的硬币

匯思

1999年11月18日

任志刚设计的硬币

香港硬币的设计既不吸引,又没有特色,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实在有点不相称。任志刚解释他与这些硬币设计的关系。

我对一件事情要作出坦白的招认。大家只消看一看手头上的硬币,大概都会觉得设计既不吸引,又没有特色。稍为有点艺术细胞的,甚至会觉得这根本算不上是设计。很抱歉,我得承认弄到如斯田地,都是因为我。我就是那个设计硬币的人。不过,我亦要补充一点,这个设计已是我策划在1993年推出这些硬币时,所能做到最好的了。

我当时是老大不愿意担起这个工作,但由于职责所在,唯有硬着头皮接过来。《中英联合声明》中规定:「凡所带标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地位不符的香港货币,将逐步更换和退出流通。」假如在1997年7月1日主权移交时在市面流通的硬币,依然是英女皇头像设计,那么便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位不符。不过,要在一夜间把所有硬币更换亦不可能。即使我们能赶及在主权移交前铸造足够的硬币,并准备好在1997年6月30日午夜时分派,亦会带来诸多不便,对市民造成骚扰,亦对顺利过渡毫无益处。

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主权移交前的早一段时间便开始逐步取代英女皇头像硬币。不过,要采用这个办法,也得先行解决几个难题。第一,硬币向来都被视为重要的主权象征。在真正移交主权前便早早取代英女皇头像硬币,绝不是简单的事。第二,在主权移交前流通的硬币设计已反映香港的特别行政区地位,亦不恰当。第三,无论我们预早多少时间展开更换硬币的行动,也没有可能在1997年7月1日前取代所有英女皇头像设计硬币。第四,如果规定所有硬币以至纸币都不再为流通货币,则有可能损害市场对货币的信心。虽然这个可能性极微,但始终「唔怕一万,只怕万一」,不能草率了事。第五,货币向来都是非常敏感的环节,在处理时要格外谨慎。

因此,这是一件高度机密,牵涉两个主权国的事情。幸好,中英双方在此事上衷诚合作,谈判过程非常顺利,就如在其他有关货币的事宜上一样。结果协议迅速落实,双方决定尽快推出这款政治上中立的设计,好赶上货币「直通车」。这项安排让英女皇头像的旧设计硬币逐步由新设计硬币取代,而无须硬性规定英女皇硬币在1997年后不再为流通货币。

剩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设计一个在政治上中立的标志。然而,由于这件事情要保密,我们不可能聘请设计师替我们设计,于是任务便落在我身上了。

实际工作应该如何着手呢?当时,我假装要为即将成立的金管局设计标志,先向政府新闻处取得几帧洋紫荆的照片;至于硬币上的中文字,我先着人把一段包括了硬币所需文字的文章用毛笔以书法形式写下来,然后我亲手把有关的字体复印下来。接着,就是做一些小学生也能胜任的美劳剪贴手工。(参阅有关照片书法复印

新设计的硬币就这样诞生了,但看起来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实在有点不相称。为此,我要向各位市民道歉,虽然是迟了一点,但希望大家会接受。事件中唯一使我得到一点安慰的,就是这些设计是获得两个主权国的接纳。而英女皇头像硬币的回收过程亦较预期为快,因为出乎我意料之外,洋紫荆硬币竟成为收藏家的新宠。

大家可能都会知道为了庆祝主权移交,我们也发行了一套纪念硬币和流通硬币。这些硬币全都是夏鼎基夫人的杰作,设计实在精美得多了。事实上,由1975年至1987年间发行的12生肖仟圆纪念金币,以及为纪念英女皇两次到访而发行的硬币也是她的作品。

为了使我不再那么内疚,不知现在是否适当时候检讨一下现行流通货币的设计呢?

 

任志刚

1999年11月18日

 

此处可参阅有关纸币和硬币的进一步资料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最新匯思
修订日期 : 1999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