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汇思

2005年11月17日

与时俱进

香港必须与时俱进,发挥其作为内地资金融通平台的功能。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5年9月30日举行的香港银行公会周年晚宴上发表了以「与时俱进」为题的演讲,有几位特别留意香港金融发展的记者问我如何理解这篇演词。周行长是就维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出「与时俱进」的意见的。

当然,我们大家都应该与时俱进,留意周遭的变化,才不致落后。这句话永远合用,尤其是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时,「与时俱进」更为重要。能够预测转变的出现,并作好准备的人,成功机会自然大得多。因循守旧只会落后于大势。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不喜欢公开阐释别人的说话,因为怕会断章取义或者曲解别人意思。不过,周行长发表的是一篇重要的演词,讨论的内容对香港极为重要,甚至特别提到《基本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的「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金管局对此是负有某些间接责任的,因为《外汇基金条例》赋予财政司司长权力,为保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运用外汇基金以保持香港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全。因此,我就破例一次,与大家分享我对这篇演词的理解(当然这都是我的主观意见,当中可能有偏颇之处)。由于有关的政策并非在金管局的权力范围内,因此我提出的意见主要集中于瞬息万变环境,而较少涉及香港该如何与时俱进。

周行长清楚说明香港身处的金融环境不断急速变化。他提出六个重点。第一,以国际标准而论,内地储蓄率高,而且还在上升,这与美国储蓄率趋于零成强烈对比。我认为这是指出内地异常庞大的储蓄(相对其国内生产总值),亟须被引导至需要集资以进行有利经济增长及发展的人的手上。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

第二,内地录得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或许由于内地资金充裕,内地有关当局开始鼓励本地储蓄「走出去」。我认为这是指国内的资金过于充裕,以致在货币管理方面,在处理高储蓄率加上资金流入对货币环境的影响时,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因此,有关政策要有所转变,要从「奖入限出」,改为鼓励本地储蓄「走出去」。但要达到这个转变有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怎样才能做到,如开放资本帐应依照的时间表、怎样管理改革开放的风险,以及怎样处理推动这些改革时的政治过程等问题。

周行长提出的第三点,是内地的国际投资净额已改变。我认为这是指内地国际投资净额已录得正数,而且继续增长。这是事实。若连同其他较早前周行长提到的重点一起分析,这即是说时代的转变可能导致内地对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修改,或至少是对这项政策的重视程度有所转变。事实上,周行长提出的第四点就是「有人提出不同以往的外商直接投资设想」;以及第五点「内地对(内地企业的)海外上市集资有些批评」,以至第六点「香港面向国际市场为内地筹资外汇资金的背景正在改变」。这便引伸出香港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香港能否在这些转变下保持其作为内地企业海外上市集资中心的地位。

的确,时代不断转变,但我认为香港已作好充分准备,能与时俱进,保持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希望大家听起来不会觉得我自满。我清楚知道除了要维持现行的工作外,我们应该着重在调动内地的储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协助内地的储蓄「走出去」以及引导这些储蓄至需要筹集资金的内地企业。同时,我也清楚知道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对于如零售银行业等受地域限制的金融服务,我们应该争取放宽香港金融机构进入内地市场的限制。对于如资本市场等没有地域限制的金融服务,我们应该改进香港的金融基建,以能更有效配合内地的投资者与集资者的需要。

尽管香港已作好准备,务求做到与时俱进,例如在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更确切地说,是发展我们处理以人民币结算的金融交易的能力),但成功与否取决于多项先决条件。我们热切期待这些环节出现有利的发展。容许我以一句广东话的俚语来作结:放「码」过嚟啦!

 

任志刚

2005年11月17日

 

有关《观点》文章: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