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的波动

汇思

2004年06月17日

金融市场的波动

近几个星期全球金融市场的短暂波动增加。尽管目前经济的基调稳健,但市场人士仍应审慎管理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随着市场焦点集中于几项源自市场最新发展的风险,过去几个星期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较大。这些最新发展包括有关当局逐渐调向较中性的货币政策、中国内地实行经济宏调、石油及其他商品涨价、全球国际收支持续失衡,以及某些国家的家庭债务水平偏高。面对这种形势,香港股市亦相应波动,在约3个星期内录得接近10%的上下波幅。鉴于全球经济基本因素稳健,如此大幅度的波动实在令人有点意外。

与区内很多同类的市场相比,香港金融市场(尤其股市)的流通性较大,因此成为市场人士速速「入场」与「离场」的理想选择。对于流通性较大的金融市场来说,市场波动其实无可避免;若本身是国际金融中心,加上我们的特别市场定位,为参与内地发展提供广阔的集资及投资商机,还有全球对中国投资基金兴趣日浓,市场波动就更属自然。

另一方面,大家可以说市场波动是反映市场在履行它致力寻求合理定价的重要功能上未能发挥最高的效率。有效率的市场应该可以不断吸收会影响市场前景的新资讯,然后很快便可畅顺地达致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但市场其实只是反映市场人士的情绪,而基于人性,市场人士总不会每分每秒都是以理性行事。因此,市场往往会展示与人一样的特质,如感到害怕、不安,偶然更会惊惶失措,造成短暂甚至剧烈的波动,即使在发展最成熟的金融市场亦会如是。若有市场人士同时进行短期的投机买卖,市场波动可能更厉害(尽管这类活动有时候其实会有助遏抑市场波动,使市场回复稳定 )。此外,市场中介人本身对波动可算是「来者不拒」,若其市场举措(不论代表客户或属自营买卖性质)有意无意间受这种心态影响,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这情况下,我们作为监管机构、中介人、投资者及信贷机构,都要学习在面对金融市场波动时如何自处,并确保相关的利益受到充分保障。监管机构首要关注的公众利益,当然是维系金融体系的稳定,而不是金融产品价格的稳定,使重要的金融中介功能不会受到干扰。举例说,市场波幅若大至动摇有关人士(尤其对金融体系举足轻重者)的财政稳健性,金融市场的短暂波动便可能会间接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市场人士必须清楚明白本身承受市场短暂剧烈波动的能力,并设法将他们受影响的机会减至最低。我相信汲取了1997至98年亚洲金融风暴所带来的经验后,大家都普遍认同这个需要,并已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机制。因此,尽管近数星期股市像过山车般大起大落,香港的货币及金融体系仍属稳健。

我们唯一要注意的是对冲基金(不论大家冠以其什么其他的名称)的运作。对冲基金的具体活动、运作模式及其使用的杠杆倍数都极不透明,而一些涵盖这些基金的基金都可能牵涉相当大的杠杆作用及同样不透明。近期市场剧烈波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一批对冲基金同步在市场买入同一方向的新仓盘,促使市场突然转向,结果迫使另一批持盘相反的对冲基金进行大量平仓。有关这类基金或其活动的资料不详,因此未有密切监察的机制。但经过上次所谓大型对冲基金的一役后,我们一直鼓励有关各界(尤其提供杠杆式借贷的机构)与这类基金进行交易时应格外留神,希望大家仍继续紧守这个原则,认识清楚交易对手的底蕴。

 

任志刚

2004年6月17日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4年0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