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 巩固绿色金融生态系统

汇思

2024年05月03日

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 巩固绿色金融生态系统

  1.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2023年是有纪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气温比起工业化前上升接近1.5°C。数据亦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十年均比前一个十年更暖,而过去九年更是有纪录以来最暖的九年。极端天气提醒我们,气候变化问题迫在眉睫,减碳行动刻不容缓。应对气候变化,每位地球公民均责无旁贷,金融业亦理应尽一分力。金管局今天宣布三项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措施,包括发表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香港分类目录),为业界提供一套绿色金融的评估工具;公布将在短期内推出实体风险评估平台(评估平台)的试用版,帮助业界改善数据不足的问题;以及就扩大「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的资助范围至转型债券及贷款公布有关详情。我在这里主要介绍香港分类目录,并顺带提及其余两项。

香港分类目录

为何制作香港分类目录?

  1. 我们为何制作香港分类目录? 这得从《巴黎协定》说起。2015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COP 21)上通过《巴黎协定》。各国在协定下承诺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少于2°C,并尽可能把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C内。要达到这目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发展各项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支持高碳排放活动转型。据市场估计,未来30年,单是亚洲地区便需要66万亿美元的气候投资。可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极需要金融业配合,其间也必然会为金融业带来大量机遇。
  2. 随着愈来愈多资金投放于应对气候变化,业界及投资者也愈加关注其资金是否用得其所,例如投资项目是否真正有利环境、减碳力度是否足够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等。绿色分类目录为业界提供一套绿色金融的评估工具,有助业界分辨何谓绿色经济活动,从而防范「漂绿」(greenwashing)的行为。
  3. 有见及此,近年来,市场开始探讨应用绿色分类目录。具体例子包括标签或披露金融产品(如债券)为「绿色」前,对其资金投放的项目进行评估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分类目录的绿色定义。可见,绿色分类目录是绿色金融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有助投资者寻找绿色机遇及作出有根据的决定,从而促进绿色资金的融通。

香港分类目录如何制定的

  1. 在香港,制定本地绿色分类框架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督导小组)的行动纲领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虽然相比其他国家或城市,香港只是弹丸之地,但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我们可以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优势,促进绿色资金的融通。现时,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以至应对气候变化的方针不尽相同,亦尚未发展出一套全球公认的绿色分类目录。作为联系人,我们希望香港分类目录能够与市场上的主流分类目录接轨,让业界使用香港分类目录的同时亦可兼顾其它主流分类目录的标准。
  2. 因此,国际可持续金融平台1的共通绿色分类目录(Common Ground Taxonomy,简称CGT)正好为我们的工作提供重要参考。CGT比较了两大经济体-中国及欧盟的绿色分类目录,使两者的共通点更清晰透明,有助降低跨地域投融资的成本,从而促进全球可持续资本的流动。但CGT包含了一些中国及欧盟当地市场的行业分类和标准,我们不可能简单地直接将整份CGT纳入香港分类目录。
  3. 有鉴于此,我们在一间致力推动全球资本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非牟利机构的协助下,建立一套能够与CGT接轨的香港分类目录并谘询市场及相关持份者。为了方便使用,香港分类目录采用了香港标准行业分类(HSIC),并将其与CGT、中国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及欧盟的《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所涵盖的行业相对应,便利使用者确定某行业是否为上述各分类目录所涵盖。在界定何谓绿色方面,我们参照包括CGT在内的全球主流绿色分类目录,并采纳相关绿色指标和技术标准。例如太阳能发电,香港分类目录纳入了CGT中有关光电转换效率的条件;而在建筑方面,则因应本地情况,加入了以「绿建环评」(BEAM Plus)等在香港广泛使用的行业标准为基础的标准。在现阶段,考虑到香港的具体情况如主要碳排放、绿色及可持续金融的资金投放,以及CGT涵盖的活动范围等,香港分类目录涵盖四个重点行业(发电、交通运输、建筑、污水与废物的处理)下的12项具体经济活动。

香港分类目录有何

  1. 我们相信香港分类目录可以提升业界对绿色金融的认识、形成对绿色经济活动的共识及促进绿色资金的融通。我们鼓励业界以香港分类目录为基础,在产品标签、开发和披露等不同层面,审视项目及资产的绿色程度。据市场分析,在进行跨地域投融资的交易时,参照CGT可降低交易成本。由于与CGT接轨,我们相信香港分类目录具同样优势,有助业界评估其项目如何符合其它主流分类目录的标准,评定其投资项目的「绿色度」,从而有效配对跨地域绿色投融资的需求。长远而言,我们会考虑如何将香港分类目录纳入银行监管政策中,并就此与银行业保持沟通。

下一步是么?

  1. 香港分类目录将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持续完善更新。在发表首阶段的目录后,我们随即展开下一阶段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  扩大香港分类目录所涵盖的绿色行业和经济活动,例如参照CGT中其他可再生能源(如水力发电)、与氢能产业相关的活动(如制造及储存)、绿色屋宇设备工程(如绿色照明的安装)等;
    (二) 界定转型活动。所谓转型活动,大体是指未符合绿色定义,甚至是属于高碳排放,而又需要向低碳转型的经济活动。一般例子包括钢铁及水泥等重工业。这些活动碳排放量往往较高,但技术上却不易符合碳中和路径。将其界定为转型活动,定下减排目标,从而促进资金投放于其转型上(即转型金融),是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重要一步。
  2. 虽然香港并没有太多这类转型活动,但目前全球能源消耗过半来自亚洲,区内转型融资需求殷切,我们可以利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支援地区的转型。为进一步鼓励区内相关行业利用香港的融资平台逐步减碳,我们即将扩大「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的资助范围至转型债券及贷款。资助计划自2021年起,向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工具提供资助,一直广受业界欢迎2。财政司司长在2024-25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延长该计划三年,以继续促进可持续金融活动及推动良好市场做法,我们将于今日稍后公布相关细节。在制定这些细节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计划实施以来的经验以及市场和业界的意见,预期延长计划将于同日(5月10日)到期的现有计划无缝衔接。

实体风险评估平台

  1. 金融业除了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亦需管理好气候风险。金管局作为银行业监管机构,一直致力提升业界管理气候风险的能力。尽管有些银行已开始着手加强气候风险管理框架,但总体来说,仍遇到不少难题,特别是缺乏实体风险相关数据和分析工具作气候风险评估和进行压力测试。为便利业界获得细致的数据来进行实体风险评估,并提高业界理解和评估实体风险的能力,我们构建了一个云端平台,包括一个具40多项与实体风险相关的公开数据或来源的资料库,以协助业界评估不同气候情境下,实体风险对香港住宅和商业建筑物的潜在影响。我们将在短期内推出评估平台试用版,并计划参照业界使用经验及加入更多本地气候数据后于明年初推出正式版本。
  2. 我们期望与持份者继续携手合作,提升金融业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并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为香港以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金融管理局
副总裁
阮国恒

2024年5月3日

 


1 国际可持续金融平台是一个政策制定者间的沟通平台,旨在推动更多私人资本投放于可持续投资的项目。现时有20位成员,所属地区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8%、全球人口的51%和全球生产总值的54%。

2 截至2024年3月底,「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已向约390笔在香港发行、总值达1,100亿美元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工具批出资助。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24年05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