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期市场

汇思

2000年04月20日

掉期市场

本港的掉期市场是资金中转的重要渠道,亦是有效反映市场对联系汇率信心的指标。

读者如果熟悉外汇及货币市场,并且有留意实际的市场走势,相信都知道近期所谓的「掉期价」变化相当多。以年期不超过1年的掉期合约计,近期的掉期价都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并且只在「升水」5至50点子的窄幅内徘徊。反观在1998年8月底亚洲金融风暴最猛烈期间,为期1年及3个月的掉期价便曾分别升水多达6,800点子及1,900点子左右(见图)。掉期市场变化涉及相当复杂的技术因素,但由于这些变化背后的讯息颇有意思,值得普罗市民参考,所以我决定在这里试用浅白的语言略述掉期市场的一二。

首先要解释什么是掉期交易。简单来说,它是交易双方按照约定的期限互换各自持有的一种货币的安排,使他们能以本身过剩的一种货币来交换另一种货币,以应付其对后者的临时需要。由于掉期合约订明到期日双方换回原来货币所用的汇率,换句话说就是把汇率「锁定」了,因此能消除合约期内汇率变动的不明朗因素。

以某人持有美元但需要港元资金周转3个月为例。为免承受汇率突然变动的风险,他可以订立一张为期3个月以美元换港元的掉期合约,情形就像以美元作抵押借入一笔港元贷款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他其实是先以市场汇价出售美元,同时订立一张承诺在3个月后按某一汇率购回该笔美元的合约,而这个汇率就是按3个月掉期价调整定出。市场上的掉期价,是指在掉期交易中以港元换美元的汇率(即现汇),与逆向以美元换回港元的汇率(即期汇)之间的差距,而无论「升水」或「贴水」都以100掉期点子代表1港分。

虽然人们以掉期交易换入另一种货币后,不一定会把这笔钱存入银行赚取利息,但其实掉期价与该两种货币之间的息差是存在某种惯性的关系。假设3个月港元存款息率较美元高,任何人透过掉期交易以美元换入一笔期限为3个月的港元的话,他所取得的回报便会比这宗交易中以港元换入美元的对手为高。双方回报一高一低,可从掉期价的升水反映出来。这里所谓的升水,就是交易对手在3个月后要用较多港元才可购回当初售出的美元。相反,掉期价贴水就是反映港元息率低于美元,而价位接近零则反映港美息差非常接近。

一般人可能认为要靠掉期价来比较两种货币之间的息差,是颇为转折的办法。但对市场人士来说,掉期价是两种货币的大额存款市场及外汇市场交汇而成的市价,因此是相当有效的市场指标。一直以来,缺乏港元存款基础的持牌银行都会利用掉期交易获取港元资金,避免过度依赖港元同业拆息市场。即使拥有庞大港元存款基础的持牌银行,亦往往选择以掉期方式把过剩的资金借出,从而可减少在同业拆息市场直接拆放,避免承受过多信贷风险。

经过长时间逐渐演变,掉期市场发展已相当成熟,掉期交易种类繁多,合约期限长短不一,市场人士大可根据自己对市场表现的分析进行相应的掉期交易,以能从中获利。掉期市场的效率已非常高,流通量亦甚大。由于港元与美元实行联系汇率的关系,不同到期日的掉期价已成为显示资金流入或流出港元,以及市场对港元汇率信心水平的指标。

一般来说,掉期价愈接近零,便代表市场对联系汇率制度的信心愈高;假使这种价位亦见于较长期的掉期合约,其所反映的信心水平则更高。掉期价升水,显示市场相信会有资金流出港元;掉期价贴水,则显示市场相信会有资金流入。但若升水或贴水的幅度比较细小,如3个月掉期价升水或贴水不超过100点子,实际上不会有太大影响,原因是市场会陆续传出新消息,到时在港美两地的金融产品和其他项目进行投资的相对吸引程度也会随之改变。

无论如何,由于银行体系总结余的兑换保证汇率正在按每日1点子的速度,朝向7.80的目标水平调整,因此3个月后的汇率应该会出现90点子的溢价。但近星期来的实际情况是3个月掉期价不但没有升水,反而曾经贴水多达50点子左右,这正可能显示有些资金流入港元。姑勿论掉期价是升水或贴水,如果价位与零相距太远,都会吸引市场人士进行对冲活动,最终缩小了掉期价与汇率的差距。

从掉期市场近期走势可见,市场对联系汇率的信心正达到极高水平。此外,基于整体经济及金融市场逐渐好转,使投资香港的回报率上升,因而吸引了一些资金流入,这现象也正好在近期的掉期市场中反映出来。

 

任志刚
2000年4月20日

 

此处可参阅有关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进一步资料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0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