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主题演讲

演讲辞

2025年08月30日

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主题演讲

陈维民,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香港金融管理局,热烈祝贺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成功召开,也衷心感谢主办单位的邀请,通过视频方式参与这项年度盛事。

本届论坛的主题「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全面合作发展」,勾画出在当前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领域合作的重点所在,就是要全面合作,共同发展,并且以开放的态度面向世界,建设开放、包容、共荣的世界级湾区。借此机会,我集中谈谈近期金管局在这方面的一些工作进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二是促进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

大湾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广东省多年来稳居全国外贸第一大省,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方面更是取得骄人的成绩。香港则是高度国际化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产业链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内地特别是湾区的实体和金融企业正走向国际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积极发挥其国际化、市场化的平台优势,在继续助力内地「引进来」的同时,强化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功能,在境外融资和对外投资方面,帮助这些企业更好地面向世界,接轨国际。

目前我们的工作有两个重点:一是企业融资,协助出海企业获取资金支持境外发展;二是提高跨境支付的效率。

  • 香港在银行融资和资本市场都具备优势,为出海企业提供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上市集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和选择。
  • 以债券为例,香港是亚洲区内主要的国际债券发行地。过去几年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赴港累计发行共270亿元人民币债券,充分体现广东对于减少碳排放、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并与国际标准对接的决心和能力,为企业境外融资树立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是香港金融市场支持大湾区实体经济发展另一个典型的例子。
  • 走出去的企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推手。今年年初,金管局利用与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协议,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向香港的银行提供成本较低的、稳定的人民币资金来源,让它们有更大的诱因和能力向企业提供贸易融资。安排推出以来取得不错的效果。下一步我们会按照市场需求,扩大这项安排的适用范围,并进一步提升各种操作细节,在贸易、企业运营和投资方面支持人民币在国际上更广泛使用。
  • 在银行融资的配套方面,近两年企业跨境征信合作在大湾区取得良好进展,深港两地银行能够跨境获取企业的征信信息,为企业跨境融资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我们也积极鼓励内地企业在香港成立海外业务总部和企业财资中心,集中在港管理境外业务,有效统筹海外资金调配。
  • 在支付方面,当前全球支付系统仍存在中间环节多、支付成本高的痛点。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其中一个例子是区块链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目前,香港正在同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和商业银行货币上链的应用,希望为未来的跨境贸易和投资的支付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益的解决方案。

各位,随着内地金融领域持续开放,近年来各项互联互通安排不断升级,通过香港更紧密地连接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今年以来,两地互联互通继续升级扩容,取得新的突破。

  • 债券通方面,近期我们与内地监管机构共同推动南向通扩容,将投资者范围从原来的银行类机构扩大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四类非银机构,为南向通注入新的动能。
  • 大湾区理财通方面,去年推出被称为「理财通2.0」的政策框架以来,持续完善和改良落实细节,特别是针对销售推广方面,便利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投资者。推出以来市场反应积极,截至今年6月底,参与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超过16万人,是「理财通1.0」的两倍多;南向通方面,投资者持仓市值超过160亿元人民币,增长两倍。
  • 此外,「跨境支付通」也成为两地互联互通的新成员,这项连接两地快速支付系统的安排在今年6月顺利落地,让两地居民和机构可以安全、高效、便捷地进行即时跨境支付。开通以来运作顺畅,广受欢迎,截至7月底双向汇款超过 70万笔,总额超过40亿元人民币。

各位,自2017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连续九年出现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内,说明国家对大湾区建设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充分发挥金融的积极作用,支持、撬动大湾区经济的持续、开放、高质发展。

最后,我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最新演讲辞
修订日期 : 2025年0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