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鸣处长(警务处处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 多谢警务处邀请我出席今天金融业反洗黑钱研讨会,我热切期待与其他与会者一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打击诈骗和反洗黑钱的工作成效。
- 近年来,诈骗数字持续上升,诈骗和相关的洗钱活动不仅威胁市民的财产安全,更可能对香港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 金管局一直密切关注诈骗和洗钱活动风险。在过去数年间我们与银行业界(包括储值支付工具商)以及警方紧密合作,从四个层面构建完善的防骗及反洗黑钱生态圈,包括加强银行侦测可疑交易的能力、促进讯息交换、加强客户风险提示及提升公众防骗意识等。
- 借今日这个机会,容许我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金管局目前和短期内会推行的措施。
银行层面:
- 金管局持续关注诈骗的最新手法,并已经要求银行因应诈骗手法的转变,更新和加强它们的防骗侦测和管控措施。去年12月,我们要求银行针对授权支付骗案建立动态诈骗交易监控系统,实时侦测可疑交易并向客户作出警示。
- 今年4月,我们向银行提供进一步指引,详细列明银行保障客户及打击傀儡户口的良好做法,要求银行更全面使用警方防骗视伏器的数据,提前识别傀儡帐户网络,及时向客户提示相关风险。
- 以上措施推出后,我们看到银行侦测发现的诈骗宗数由2024年上半年的571宗,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811宗,增幅超过两倍,银行侦测发现个案占整体个案的比例,由2024年的2.9%上升至2025年的8.7%,而由于银行提早介入,每宗案件的平均损失金额由2024年的117万港元下降36%至2025年的75万港元。
银行之间:
- 金管局致力促进银行间的讯息交换,完善诈骗相关的数据资料库,让银行可以更加迅速地阻截可疑交易。
- 相关法例修订已经于6月获得立法会通过,我们将争取在年底前落实措施,透过更广泛的讯息交换,进一步提升银行打击诈骗的能力。我们初期的目标是让现时已经在FINEST(银行间讯息交换平台)参与的10家银行先过渡至新机制,之后逐步扩展至所有零售银行。我们已经要求未参与的零售银行提早准备并更新其系统,以便能尽早参与。
银行与客户之间:
- 我们要求银行加强对客户的风险提示,并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护措施。
- 以即将全面推出的「智安存」为例,受保护的存款在未取消保护前将不能够转出,情况就如将钱放进了夹万。若客户不幸陷入骗局并希望使用存款,「智安存」的反诈骗核实程序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停一停、谂一谂」的机会, 确认是否存在受骗可能性。在银行业界支持下,现时已经有14家零售银行包括实体及数字银行以暂行方式推出「智安存」保护措施,提早支援客户防骗。
- 此外,我们在今年4月公布了一系列提升网上银行安全性的新措施,简称为「网银安全ABC」。这些措施包括(A)要求银行采用手机应用程式认证来替代传统的手机短讯一次性密码,(B)容许客户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停用某些较高诈骗风险的网上银行功能,例如第三方大额转帐,以及(C)取消可疑转帐。大部分零售银行已经在第二季推出「Cancel可疑转帐」。银行将会在年内陆续推出余下措施。
客户层面:
- 金管局致力进行宣传教育,与银行业界和警方紧密合作,透过不同渠道提高市民的防骗意识,并提醒公众「切勿借/卖银行户口」。另外,大家最近见到的「嗱喳蕉」广告,就是要提醒市民「揿LINK中『蕉』」,小心保护银行户口资料和密码。
- 此外,我们一直与银行业界和警方紧密合作,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宣传教育。例如,本月我们联同警方和香港银行公会走访街头,提醒外籍家庭佣工提防受骗及切勿借卖银行户口。金管局亦会在开学季节联同警方和银行深入大学校园,加强针对大学生的防骗宣传活动。
- 防诈骗和反洗黑钱的工作需要所有持份者的通力合作。金管局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于今年7月推出的《保障消费者防诈骗约章3.0》正是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和电讯行业的合作,跨行业共同打击诈骗及欺诈行为。
- 随着跨境活动频繁,数码诈骗威胁上升,国际合作亦同样重要。为此,金管局正积极探讨与区内其他监管机构加强沟通和合作,交流最新的诈骗手法及打击诈骗的措施。
- 正如周处长刚才所言,随着科技和加密资产迅速发展,跨境活动频繁,香港面对的诈骗和洗钱活动风险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今日稍后会有针对深伪技术和其他科技应用的专题讨论环节,金管局同事Raymond(助理总裁(法规及打击清洗黑钱)陈景宏)会介绍金管局在这些方面的监管措施和应对方法。
- 我亦希望今天研讨会能够进一步凝聚金融业界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提升打击诈骗工作的成效,使香港成为零诈骗城市。
- 最后,衷心祝愿警方的反洗黑钱宣传月和今天的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