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主题演讲

演讲辞

2024年06月29日

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主题演讲

陈维民,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1. 首先,我谨代表香港金融管理局,感谢大会的邀请,并对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2024年恰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5周年,马上我们将迎来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趁此难得机会,我希望梳理盘点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的一些实践成果,并按照论坛主题,谈谈香港可以如何依托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的契机,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于国家建设金融强国的发展战略。
  2. 这些年来,受益于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大湾区经济社会持续融合,在三地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大湾区跨境金融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创出新亮点。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清晰的主题:一是深化民生金融;二是提升市场联通。
  3. 先谈深化民生金融。最近几年,多项支持实体经济、便利人员往来的利商便民金融项目取得不错的进展,在金融配套方面支持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较为突出的是跨境支付领域。移动支付已成大湾区三地十分普及的支付方式。目前,香港的电子钱包已经在内地广泛使用,用户可以在超过3,000万个商店、餐厅、景点、交通工具使用。2021年到2023年,香港电子钱包在内地的总交易量和总交易金额均增加超过七倍,当中大湾区占了大部份。内地的移动支付工具也在香港广泛应用。
  4. 今年5月,金管局和人民银行公布扩大数字人民币在香港的跨境试点,让香港居民通过香港手机号开立数币钱包,并通过香港「转数快」为数币钱包增值,为两地居民新增一个安全、便捷的跨境支付选项。我们会继续与内地紧密合作,推动数字人民币在香港跨境试点的进程,包括推动更多商户接受数字人民币、安排宣传推广、研究钱包升级,以及探索更多的企业应用场景。
  5. 另外,为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立大湾区内地银行帐户的安排正稳步扩展,目前已有5家香港银行为38万名香港居民以见证开户方式办理内地开户手续,加上与内地移动支付工具绑定,让香港居民更方便地进行线上线下消费。
  6. 内地经济蓬勃发展创造了许多机遇,加上粤港两地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共通,吸引不少港人在大湾区发展事业和定居,带动跨境住房需求。今年年初,两地公布在大湾区实施港澳居民内地购房跨境支付便利化措施,为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置业,提供了清晰稳妥的跨境资金汇入安排。在两地金融管理部门、银行业界共同协力下,目前大部分香港零售银行已开通该类跨境汇款服务,至今录得有不少成功交易案例。
  7. 刚在昨天,金管局宣布,香港与深圳两地征信机构合作,成功试点跨境征信互通业务,让香港银行取得南向传输的中小企内地业务相关征信信息,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在这个基础上,金管局鼓励银行充分利用征信通,解决中小企跨境融资的痛点。
  8. 这些都是金融便商利民的实实在在例子。在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新的诉求,只要三地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业界通力合作,以企业、居民的利益和福祉为出发点,我们就肯定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9. 接下来谈谈市场联通。大湾区是跨境金融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试验场和参与者,为国家实践高水平对外开放积累经验。近年来,大湾区金融市场联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以互联互通机制为例,由早年的深港股票通到近几年的「 跨境理财通」,标志着不断深化的跨市场、跨基建、跨机构联通。尤其是理财通在2021年顺利启动后,今年已步入2.0阶段,实现了额度提升、产品扩容、销售宣传优化等多方面的升级。自理财通2.0今年2月底推出以来,运作至今顺畅有序,市场反应良好。3—4月两个月内,南北向新增个人投资者3.7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金额354亿元。
  10. 近期金管局联同金融业界,在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开展了一系列业务宣讲活动,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帮助投资者更全面、正确地了解理财通业务。我们还会与内地相关部门以及业界保持紧密的沟通,探索进一步优化、便利化措施,期望进一步释放理财通的发展潜力。
  11. 各位:国家明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任务,需要建基于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也就是六个强大: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机构、货币、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和金融人才队伍。香港可以在这六个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12. 首先,香港是全球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在多个金融领域都处于区域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综合竞争力。加上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通过不断完善扩充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成为联通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的节点、枢纽。未来,香港将进一步加强与大湾区内其他金融中心的合作互补,强强联合,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利用整合区内的金融资源,依托于充满活力、动能的大湾区,服务于全国的发展大局。
  13. 在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方面,香港汇聚了大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内国外金融机构,以及来自全球的顶尖金融人才。根据香港投资基金公会最近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许多受访的国际金融机构都认为,内地特别是大湾区的机遇,将是香港基金行业增长的首要驱动因素。可见,大湾区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大展拳脚的首选舞台。
  14. 强大的中央银行和强大的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稳定、维持市场秩序、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保证。多年来,香港金管局与人民银行以及内地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监控、防范跨境金融风险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并且协力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促进内地金融市场有序、高水平开放,成绩有目共睹。今后,我们将继续与内地央行和监管机构通力合作,保稳定、谋发展,促经济、利民生。
  15. 强大的货币是一篇大文章。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强大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发展过程,与人民币走向国际的步伐高度一致,互为补足。香港处理全球70%以上的跨境人民币支付。内地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在近年明显跃升,达到目前三成的新高,广东省多年稳居全国外贸第一大省,去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8.3万亿人元民币,人民币也在去年成为广东跨境结算货币的首位。与此同时,经香港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支付也逐年增长,在去年达到11.7万亿元,按年增长25%。
  16. 这些数据有力地说明,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支付结算中心的优势,可以结合广东省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庞大的对外贸易量,联手推动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对外实体经济活动中更广泛应用,为人民币提升其贸易结算货币功能作出贡献。过程中,我们欢迎来自大湾区的内地企业利用香港的人民币金融平台进行结算、支付、投融资和财资管理活动,也支持两地银行和金融机构用好现有的政策,加强联动合作,引领人民币产品和业务的多元化和规模化;并结合大湾区对外开放的优势,在东盟、中东地区等重点新兴市场共同发掘更多的人民币使用场景。
  17. 最后,大湾区金融合作不得不提金融科技的应用以及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香港是区内领先的可持续金融中心,我们积极配合国家「3060」双碳目标,成为内地机构进行境外绿色融资的首选地。深圳市政府连续三年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绿债,是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项目的亮点,我们期待更多来自大湾区的政府机构、企业和金融机构来港进行绿色融资。在金融科技方面,香港是大湾区金融科技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跳板,香港资本市场也是大湾区金融科技企业进行境外股权或债务集资的理想平台。在监管合作的层面,三地金融管理部门在去年推出「一站式」平台,让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进行跨境金融科技项目测试,同时让监管机构更好地评估协调跨境监管的安排。
  18. 各位,粤港澳大湾区各项金融合作至今取得的佳绩来之不易,是各方努力和协力的成果。可以预期,未来大湾区的金融将迈向更深度的融合。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部署,需要我们继续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力求突破。我期待着各位专家同行在本届论坛的真知灼见和精彩发言,并祝愿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最新演讲辞
修订日期 : 2024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