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财新峰会

演講辭

2019年06月10日

2019 财新峰会

阮国恒,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

「金融开放与创新」

创新向前 迎接开放

  1. 很荣幸在今年的财新峰会,有机会跟大家谈谈创新与开放这个题目。其实,在金融领域里面,追求创新与面对市场开放所带来的竞争,从来都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借今天这个机会,我希望强调,不管「创新」和「开放」如何改变提供银行服务的环境,银行业都务必要守穏一条十分重要的底线:就是必须要「以人为本、以客为本」。
  2. 对于香港的银行家来说,顺应市场转变,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举个例子,在过去20多30年,香港银行业提供服务的管道其实也经历过一些重大的转变:(一)初期由社区主导的银行服务逐渐变成为由商业区为主要服务布局;(二)近年来,银行业又开始慢慢从商业区走回社区。因为银行都发现,在商业区上班的银行客户使用电子银行开始普遍,对实体分行的需求因而下降,结果就是银行分行网络的布局也开始回流到社区。我讲这个例子,好像跟「创新」没太大的关系,但其实两者背后的道理是大体一致的:无论是透过创新或者在提供服务上作出调整,银行业的目标应该是更好地贴近客户对银行服务需求上不断的转变,才能够服务好实体经济,而不是透过创新和其他调整,单纯去追求更大的利润。
  3. 作为银行监管者,金管局是怎样看待银行创新呢?香港银行业够不够创新呢?金管局又有没有好像一些人讲阻挡创新的大潮流呢?让我们先看一些简单数字:在2013年的时候,在香港大概只有四成的银行客户拥有电子银行帐户,到了2018年这个比例增加到六成,香港电子银行帐户的数目也已经超过1430万个。从这些数位可以看到,银行在改革提供服务的管道,确实是取得了进展的。
  4. 金管局对于创新的政策立场一直都相当明确:我们认为,监管与创新从来都不是对立关系,在审慎监管银行的同时,我们必须预留创新空间,让银行业可以持续成长。我们也认为,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不光是要看某一个时间点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框架。金管局在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三大基本方针:
_____
  • 第一,促进金融科技基建发展,鼓励使用科技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客户体验;
  • 第二,引入良性竞争,鼓励「科技」与「金融」这两板块协同发展,从而推进金融科技的应用;和
  • 第三,必须与各个行业参与者通力合作,完善香港的金融科技生态圈
  1. 金管局在2017年推出了「智慧银行新纪元」多项措施,目标就是为了促进香港银行业更好、更多的利用创新科技,来提升银行的服务水平,同时也有效地降低经营成本。
  2. 其实,金管局早在2016年推出了「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让银行在一个风险可控的环境里,测试它们的创新产品,从而也降低了金融机构在推动新的科技应用场景中,因为可能犯错而须要面对的成本。成本降低了,银行自然就更愿意尝试利用创新的科技。2017年,我们进一步强化了「沙盒」,让创新项目在构思的初期,就可以通过「聊天室」的方式,向金管局寻求监管意见。 总体来讲,「沙盒」有效地便利了银行和科技公司收集数据和用户意见,也容许监管机构在科技应用研发的初期提供清晰、迅速的意见反馈,除了能够加快产品上市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研发新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3. 「智慧银行新纪元」的另外一项措施,是推出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这是全球唯一的平台,能够把超过30家银行和电子钱包的帐户全面接通,同时支持港元和人民币全时实时运作的零售支付系统,交易金额已超过4000亿港元和90亿人民币。另外,金管局也正在推动「开放应用程式介面」(Open API)框架,鼓励银行开放产品和服务的对外介面,让协力厂商来使用。这样做有助于节省重复开发的成本,因此也可以加快创新产品推出的速度。到今年4月底,全港已经有20家银行推出超过500个应用程式介面,方便协力厂商平台获取相关的数据。
  4.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对「智慧银行新纪元」如何推动香港银行业「创新」,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接下来,我想谈谈「开放」。在这个题目上,最近在香港比较热的一个话题,就是虚拟银行这个概念。其实早在2000年,金管局已经发出了《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可是当时的科技水准受到多方限制:宽带网络不够宽、智能手机不够智能、价格也昂贵。到了今天,人工智慧、数据分析科技、机器学习、生物认证等等科技平台都已经成熟,银行服务也可以完全在线上运营。
  5. 为了顺应虚拟银行的最新发展势头,金管局在去年5月修订了《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还在今年的3月至5月之间,批出了总共8个虚拟银行牌照。这些虚拟银行运营商来自不同背景,有传统银行、零售、科技金融、科技设备、电商平台等等。根据他们提出的计划,相关的持牌人有些最快大概在半年以后就可以提供服务。虚拟银行开业以后,我相信可以为香港银行服务带来新的客户体验,同时金管局也希望他们真正做到在香港推动「普惠金融」这个目标。
  6. 金融科技固然为金融开放和创新创造了新的机遇,可是,我们也绝对不能无视科技广泛应用之后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网络安全。过去几年,我们已经清楚看到,网络风险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比如说,今年第一季度的DDoS(分散式拒绝服务)攻击,全球总数已经比去年底上升了八成,平均攻击持续的时间更上升超过四倍。另外,光是过去几年,不同的网络安全事故已经导致全球过亿网络用户的个人资料外泄。虽然香港的银行业没有发生过大型网络攻击事故,但是我们对此也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近日,金管局也收到了银行报告一些没有经过授权的小额转帐交易,我们也因此公开地提醒公众,须要留意相关风险,防止不法之徒盗用客户的网上银行密码,进行非法交易。
  7. 另外,金管局早在2016年也推出了「网络安全防卫计划」,目的是加强银行业在网络世界里的抵抗力。计划是由三条重要的支柱构成:(一)为银行提供一个防御网络攻击能力的评估框架;(二)建立一个行业共用的网络风险资讯分享平台;(三)培育网络安全专才。我很高兴的说,这三项措施都已经顺利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8. 我想谈的最后一个观点,是金融创新也应当考虑到系统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不能够排他,反过来我们应该确保客户在挑选服务上有充足的选择。坦率地讲,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总会有一批没有条件追上科技创新,或者不愿意尝试新科技的客户群体。银行必需发挥普惠金融精神,照顾这些客户群的需要。这也是银行业作为现代社会里占有独特地位的金融机构,如何面向社会各阶层,好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考验。
  9. 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客户高度信任银行,往往会把毕生的储蓄都托付给银行,而银行也掌握了大量客户的数据,可以因应客户人生不同阶段,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正正因为如此密切的关系,银行更加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客为本」的精神,实践「创新」,千万不要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应该「跟着客户走」,才可以真正服务金融消费者。在这个过程当中,金管局作为银行监管机构,必定会作出适当的政策配合。
  10. 最后,我希望金融业、科技业和监管等不同板块都能够好好「创新向前、迎接开放」,我们一起迎接银行服务面对的再一次转型,好让我们将来回头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可以为今天大家所付出的努力感到自豪。谢谢大家!
最新演講辭
修订日期 : 2019年0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