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香港的定位和前途

演讲辞

2014年12月01日

中国改革开放:香港的定位和前途

陈德霖,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

(于香港经济峰会2015致辞)

各位嘉宾:

香港的繁荣是靠借来的时间和地方? 

        很高兴被邀请出席「香港经济峰会2015」。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创机遇 开发经贸新形势」,我想和大家分享在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下,我对香港的定位和前途的看法。我一直认为中国大陆改革越深化,对外越开放,香港就越有前途。我不认同一些人所讲的,香港的繁荣是建基于「借来的时间」(Borrowed time)和「借来的地方」(Borrowed place)。

2. 有些人认为时移势易,香港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因为中国已经强大起来,已经不再倚重香港的门户角色,又有人认为,当香港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变得不稳定,或者不再「靠得住」,中央就会启动「B计划」,改为支持国内其他城市,替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有人认为,即使香港内部没有出现不稳定因素,中国持续改革开放都会无可避免令香港逐渐被边缘化,因为内地的城市会跳过香港直接和外地开通经贸和金融联系。

3.  持有这些论点的人对香港的前景看得很灰,认为中国持续改革开放会为香港带来负面影响,又经常怀缅香港在八、九十年代作为内地与全球经贸联系的独家通道的日子。但这些论点究竟对不对呢?

内地开放;香港「没戏」? 

4.  首先,让我们看看过去几十年香港作为中国贸易中介枢纽的变化。在1979年,中国的外贸只有300亿美元,而货柜吞吐量大约只有3至4万个标准货柜(TEU),绝大部份是经过香港葵涌进出。但在2013年,中国的外贸已经上升140倍至42,000亿美元,有1亿9000万个标准货柜进出。香港货柜码头的吞吐量从1979年大约100万个,升至2013年的2,200万个,升幅超过20倍,但假若中国的出入口货物仍然大部分经香港进出,我们要建设多几多个货柜码头才能够应付需求?到时香港「通街」都是货柜车,香港道路能够承受这么大量的货柜车流通吗?而这又会对香港有利吗?                  

5.  其实香港过去几十年都一直在发挥中国对外贸易中介枢纽的角色,这角色一直都在加强,没有减退。1979年香港贸易中介(包括物流业)占香港GDP约15%,1990年升至约20%。中国内地在2001年加入世贸之后,即使来自内地的直接竞争有所增加,但同时整个「饼」也继续做大。内地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5,100亿美元急升到2013年的42,000亿美元,其中经香港直接处理的比例虽然有下降趋势(由30%跌至10%),但经香港处理的货额由2001年的1,500亿美元大幅增加到超过4,000亿美元。 如果再加上迅速增加的离岸贸易,香港处理的总货额在同一时期由3,000亿美元升至9,000多亿美元。由此可见,香港贸易的创造效应(creation effect)其实比分流效应(diversion effect)大很多。香港贸易中介(包括物流业)在2012年的生产总值为640亿美元,占GDP25%,雇用77万人,占就业人数21%。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只要香港不断巩固、强化与内地和海外的商贸联系,就能继续在中国扩展外贸的过程中开拓更多商机。就正如香港贸易中介(包括物流业)1979年占GDP的15%,上升到1990年代初的20%,至现时的25%。

6.  我想用另外一个例子去引证,内地进一步开放,与其他地方建立更频密的联系,并不代表香港就会被边缘化。这例子就是台湾和大陆之间开启三通。在2008年以前,台湾和内地不能有直接航空交通联系,两地旅客互访必须经过第三地,而香港近水楼台,成为两地往还一个最繁忙的中转站。当年就有一些评论员认为,「三通」一旦开启,港台之间的航空业就会受到重创,大幅萎缩,没有机会复元。但事实是在2007年香港与台湾每天平均有118班机往来,2008年三通落实,到2013年,两地飞机班次不但没有减少,更增加15%至每天136班次。这表示只要香港能维持到吸引力和竞争力,我们仍然可以发挥作为台湾和内地的中介枢纽的作用。 

沪港相争,你死我亡?

7.  另一个经常被触及的问题就是「沪港双城记」。我一向认为,香港和上海的之间并非「你死我亡」的恶性竞争的关系。一年多前,上海提出建设「自贸区」,有论者就惊呼,在两、三年后,上海自贸区就会发展成为一个内地的离岸金融中心,并且会取代香港的角色和地位。这个论调的理据是,只要内地资本账越开放,上海和其他内地的金融中心便可以抢香港离岸人民币的生意。这种看法并非完全不对,因为内地资本账越开放,上海往后必然会多做跨境和国际金融业务,某程度上更可能会与香港竞争。但我要指出,中国资本账管制逐步放宽必然是双向的,亦即是外地资金会比较容易流入内地,同时内地资金也较容易流出,在这个情况下,香港就可以更容易开展面向内地企业和居民的业务,例如融资、发债和理财等等。大家看看在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规模,目前内地银行存款总额有110万亿元人民币,金融体系资产总值高达160万亿元。当内地资本账进一步开放,就会提供更大的政策空间,香港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绝对有竞争力,在这庞大的市场发掘和拓展更大的商机。

8.  所以我认为,香港和上海目前并不存在直接竞争的关系,香港和上海服务地域不同,服务的实体经济对象和客户群也很不同,加上在目前资本账仍存在管制的情况下,上海越开放,包括正在试行的自由贸易区,香港和上海的商贸和金融联系就会越多、越密切,能创造的商机就越多。在2000年,香港和上海之间每天有23班机往来,但在2013年,已经增加至75班。这就代表,上海发展得越好,与香港的往还和商贸就越多,达至双赢的机会就越高。 

9.  11月17日开通的「沪港通」从多个角度回应了我今天发言的命题。正如上星期马凯副总理会见香港银行公会代表团时所讲,「沪港通」是香港和上海两地金融合作的重要标志,也是内地资本账可兑换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部署。「沪港通」的开通除了为在岸、离岸人民币流通开辟另一条重要的渠道,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再次确认了香港作为内地金融开放的境外试点这个独特的角色,是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投下重要的信心一票。 

独赢、双赢、多赢?

10.  有意见认为,香港要保持竞争优势,就要确保我们是海外资金进入内地和内地资金走到海外的唯一窗口,也就是采取「独家」的模式,以香港作为在岸与离岸市场的唯一通道和接点。这个「独市生意」对香港有好处的想法可以理解,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起步初阶也有其实际上的好处。但随着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长远而言这种独家经营模式难以持续。内地资本账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让人民币成为国际上广为接受的贸易、投资和储备货币。要世界各地的企业和投资者更广泛使用人民币,就要让人民币业务「遍地开花」,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必定要由「单点进出」,转化为「多点进出」的模式。目前香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在资金池规模和流动性及各种金融中介活动仍遥遥领先其他海外中心。我们的任务是要巩固香港在这方面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亦要善用先行者的优势,不断完善香港的人民币平台,让海外和内地的企业和金融机构都觉得香港是进行各类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首选。因此,过去几年,金管局在积极争取更大的政策空间和完善各种金融配套基建之余,还致力和业界到海外推广香港的 离岸人民币业务,并推动香港与其他地方(包括伦敦、巴黎、澳洲、马来西亚、泰国等)在人民币业务发展上的合作。 

国际金融中心的竞赛是软实力的较量

11.  我曾经说过,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将会是「软实力」的较量。不是说「硬件」不重要,我只是认为,「硬件」例如机场、交通、通讯和高效办公大楼等是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竞争的必要条件,不具备这些条件就连进场参赛的资格都谈不上。而可以进场比拚的,最终是以软实力来分胜负,因为大额资金有很强的倾向性,会流向和汇集在高效率和具安全性的金融中心。软实力包含一系列不易量化的因素,重要的包括:法治、财产和知识产权保障、税制、金融机构的健全;监管水平;金融从业员、会计、法律等支援专业人士的水平和品格;资讯流通、出入境自由和便利;其他营商环境等。香港在硬件和软实力方面的优势,是经过几代人多年辛苦经营,点滴积聚而成。但我认为,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有无惧艰难和竞争,灵活应变和全力打拼的香港精神。香港过去六、七十年的经济转型和发展的过程,由转口贸易到轻工业到金融,其实就是我们不断求变和创新的结果。特别是内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担当试验场、缓冲区和跳板的角色。香港制造业转移至内地,我们就主攻贸易中介,开发物流管理和离岸贸易;并积极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高增值和现代服务业,如专业服务和金融服务。香港的经济其实一直以来都是顺应着内地和全球经济发展不断改变的新格局而调整和转型。 

结语:「背靠内地、面向全球」

12.  我预期内地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将会来自内需的增长,创新和效率提升与及市场的开放,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香港能否把握好这个趋势,开拓和引入适合内地市场的产品和现代服务,能否吸引更多内地企业以香港作为走出去的跳板,将对外拓展的营运中心和资金管理功能放在香港,这些都将决定香港的发展前景。

13.  我对香港前景一向乐观,但我的乐观是基于一个假设,就是香港人往后会作出正确的选择。香港以后会走一条怎样的路,走向那里,是需要我们作出选择的。香港人可以选择怀缅过去,自怨自艾,不断叹息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化令到香港不能长期「独家经营」,又或者选择裹足不前,靠食老本,过得一天得一天。抑或是我们选择香港与内地保持一种健康、良性的互动关系,将「一国、两制」继续发扬光大,秉承我们过去赖以成功的香港精神,珍惜我们几代人不断努力累积的成果,掌握好香港要以背靠内地,面向全球的战略定位。我相信和衷心希望香港人会作出正确的选择,为香港带来繁荣安定和亮丽的将来。

最新演讲辞
修订日期 : 2014年1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