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香港警务处(警务处)及香港银行公会(银行公会)今日(4月10日)联合宣布一系列新措施,以防范、侦测及打击金融罪行,包括诈骗及相关傀儡户口网络。
诈骗活动日具规模和渐趋复杂,骗徒借着科技更迅速和更大规模地欺骗市民谋利,进一步威胁社会。2024年,警务处共收到44,480宗诈骗案件,较2023年上升11.7%。去年共有10,496人因涉及各类型骗案及洗钱罪行而被捕,其中约7,700人涉及出售或容许他人使用其银行帐户从事洗钱活动,较前年上升13.6%。
为应对不断演变的诈骗活动和紧贴国际上的最佳做法,金管局、警务处及银行业界将推出以下措施:
(一) 更广泛使用「防骗视伏器」数据
为协助银行识别更多可疑户口,并提醒更多潜在受骗客户采取行动缓减风险,金管局和警务处已扩大「防骗视伏器」数据的使用范围,并期望银行结合网络分析技术,识别出更多傀儡户口网络并分享资料,加强打击力度。
(二) 银行间讯息交换
为加强保障客户,金管局已提出修订法例建议,促进银行之间交换讯息,当银行发现可能涉及受禁行为(包括洗钱及恐怖份子资金筹集)的活动,可以与其他银行分享相关讯息。目前,已有10间银行在警务处管理的银行间讯息交换平台(FINEST)上分享讯息,预期平台今年底前将推出新版,能支援更多讯息交换活动。
(三) 与银行分享反诈骗的良好做法
为提升银行的系统以防范、侦测及打击诈骗和相关的洗钱活动,金管局已经与银行分享反诈骗和反洗钱系统的良好做法。
(四) 开展专题审查支援银行建立有效的反诈骗管控措施
为支援银行有效执行各项反诈骗措施,金管局将与银行紧密合作,透过专题审查检视银行管控措施的表现,并与业界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不断提升银行业侦测傀儡户口网络的能力。
(五) 加强「切勿借/卖户口」的公众宣传及教育
金管局、警务处及银行业界将加强公众宣传及教育,提醒客户「切勿借/卖户口」,包括针对特定群体的宣传活动,并通过银行公会新成立、由18间主要银行组成的防骗工作教育小组,增强业界协调。
我们提醒市民切勿借/卖户口给其他人,因为相关行为会有被刑事检控和定罪的风险,包括洗钱罪行。2024年因洗钱罪被检控的数字,比2023年上升了2.3倍。鉴于这些罪行的严重性,警务处在适当情况下会向法庭申请加刑。截至2025年4月初,共 95 名傀儡户口持有人的刑期增加13%至33%,被判监21至75个月。
金管局和警务处将继续与银行及其他持份者合作,加强侦测和预防金融罪行。
香港金融管理局
香港警务处
香港银行公会
2025 年 4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