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总裁任志刚今日(星期三)呼吁亚洲区内各个经济体系应研究如何营造适当条件,使本区不但迈向迅速全面的复苏,并确保复苏的动力能够维持平衡、正常和稳健持续。
任志刚在第6届《远东经济评论》周年研讨会上致词时指出,亚洲金融危机鼓励区内各地经济更迫切和认真地分析影响本区经济成就的因素。今届研讨会主题定为「香港与亚洲:迈向复苏的策略」。
任志刚表示,无论现时的讨论最后导致何种形式的国际监察和规则,本地金融体系在可预见的将来仍会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支柱。
任志刚说:「假使亚洲金融危机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教训,那肯定是:本地金融体系在市场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趋势下必须自我强化,否则无法立足。」
任志刚指出,亚洲金融危机有一个令人非常鼓舞的正面结果,就是亚洲各地经济都致力采取重大措施以改革金融体系。改革过后的亚洲金融体系将会更健全,日后面对金融危机也会更善于应变,而且更能善用新机会。
除了应付亚洲当前的问题外,任志刚表示,长远来说也有一些更基本的因素不断在塑造和再塑造金融业的面貌,并会对下一世纪香港和亚洲其他金融中心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任志刚表示:「我们必须做好所需的准备工夫,使香港能以最佳条件在未来新的形势中获得最大得益。」
鉴于全球化、创新科技和客户不同需要等长远因素对银行业造成影响,金管局于去年委托进行香港银行业顾问研究,探讨香港银行业的策略发展。政府现时正考虑该研究报告提出的建议。
至于银行本身,任志刚指出市场竞争越趋激烈,银行致胜之道是要更加努力认清形势,确定业务发展目标。
提到欧美金融服务机构进行整固以取得规模效益的风气时,任志刚建议:「香港和亚洲其他地区的银行也应该认真考虑这种做法,以继续有效应付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任志刚指出,亚洲区内目前加紧进行的改革,必须有国际金融架构的改革互相配合。鉴于跨境流动资金的数量变得极庞大,流转速度也极快,已超出现时国际金融架构所能应付的范围。
任志刚表示:「改革国际金融架构的目的,不是设置屏障阻止资金自由流动,而是制定某种程度的监管和透明度,使我们在金融危机期间经历的波动维持在合理水平。」
任志刚补充:「我们为亚洲制定迈向复苏的策略时,不能忽略了国际层面的工夫,原因是无论大家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确实成因为何,利用高杠杆比率运作的机构在触发、扩散和深化这场危机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毫无疑问的。」
任志刚说:「我们步向复苏的能力,以及我们能否作好准备积极迎接复苏带来的机会,最大程度上系于区内经济各自推行的改革。但作为全面复苏的必要条件的经济稳定,以及我们作为开放和外向型市场的前景,却不可缺少国际上采取果断的行动。」
香港金融管理局
1999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