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一九九五年底成立的一个非正式工作小组,专责研究 香港金融市场发展资讯科技的长远策略,今天(2月5日)发表研究报告。 小组预期香港可能会成为全球首个「虚拟金融城市」(Virtual Financial City), 所有金融交易均能完全以电子化方式紧密地连系起来。
曾荫权在1995至96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提出把香港发展为以服务业为 主的经济体系。要落实这个构思,必须有世界级的金融技术基础设施。因 此,财政司司长在1995年下半年决定成立非正式工作小组,小组成员 来自私营机构与政府部门,负责找出香港金融基础设施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及制定在21世纪把香港发展为金融技术超级城市的构思。
曾荫权表示:「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维持香港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 地位,就要具备有效率和稳健的金融基础设施。」
他说:「我们必须利用一流的电讯基础设施,来提供一流的服务。政府会 主导整个社会朝着这个最终目标 -- 使香港在下一世纪成为「虚拟金融城市」-- 进发,而私营机构的参与也不可或缺。」
根据该报告,香港应致力发展直接处理程序 (Straight-through Processing), 由交易开始至最终结算和确认都完全电子化。直接处理程序能够减低成本, 以及加强风险和流动资金管理。此举有助香港发展电子商业和电子支付模式。
非正式工作小组建议成立「金融网络」-- 一个保安措施完善的内联网,专为 香港所有金融机构和认可用户进行金融交易而设,有助促进在交易、结算、 交收和托管中以电子化方式交式数据。这样,银行、证券公司和它们的客户 就能够完全经由电脑系统买卖股票、债券、衍生工具和外汇。
非正式工作小组预见香港可能是全球首个地方,能够以电子媒介达致即时货 银两讫 (Delivery versus Payment)、即时汇款同时交收 (Payment versus Payment) 以及即时付款同时转移产权 (Transfer of title versus Payment),并成为 首个「虚拟金融城市」。这个构思会使香港成为向中国和亚洲提供金融和其他 服务的中心。
报告亦指出,政府利用资讯科技向市民提供服务,可减省人手,提高透明度。
非正式小组在报告的总结部分建议政府就下列五方面聘请顾问进行研究: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沈联涛是非正式工作小组的主席,他说:「我要多谢各小组 成员,他们实在贡献良多。此外,小组也曾向多位专家寻求技术意见,我们谨在此 向他们致谢。」
香港金融管理局
1998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