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推动绿色金融持续发展

汇思

2025年09月08日

第二阶段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推动绿色金融持续发展

  1. 一年多前,我们推出首阶段《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分类目录),为业界提供评估工具,令市场参与者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决策中有据可依,释除「漂绿」的忧虑,从而促进更多资金流向相关活动。分类目录参考国际主流标准,并反映本地情况,不仅服务本地市场,也顾及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和需求。我们欣见个别银行和企业率先应用。我们当时已预告将会在下一阶段扩大分类目录以涵盖更多经济活动,并包括转型活动。
  2. 第二阶段将以2A部分为起点,并逐步扩展至2B及后续阶段,实现分类目录的持续更新与拓展。今天,金管局按计划推出了第二阶段2A部分(第2A阶段)的分类目录原型(Prototype)作公众咨询1,并邀请业界积极提供意见,共同完善这一重要工具。

第二阶段有何新增元素?

  1. 第一阶段分类目录为四个行业下的12项绿色经济活动提供了清晰定义。第2A阶段分类目录进一步完善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举措:
    •  在第一阶段包含的四个行业基础上(发电、交通运输、建筑,和废物处理)加入两个新行业,即制造业和资讯及通讯科技业,令涵盖的行业数目从四个增加至六个,当中包括的经济活动也从12项提升至25项。
    •  除了绿色定义,亦首次涵盖转型定义,以回应市场对转型投资的需求。
    •  新增「适应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这一类别以回应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并提升社会应对实体风险和极端天气的韧性。这一新增元素使香港分类目录成为区内首批针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框架之一,不仅彰显了分类目录与时俱进,也进一步巩固香港在推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方面的重要角色。
  1. 上述举措中的第一项或许不难理解,但对于「转型活动」及「适应气候变化」这些概念,大家可能仍有点陌生,有必要解释一下。 

转型活动

  1. 一般而言,转型活动是指现时未符合绿色定义,但能够在短期内显著减少碳排放,或有潜力转型至低碳排放的经济活动。举例来说,某些氢气制造的碳排放未符合绿色标准,但通过使用低碳能源或碳捕集技术,可以降低碳排放并在特定年份内达到指定减目标。将这些活动界定为转型活动,可促进资金投放于其上,并有利加快减排步伐。
  2. 第二阶段分类目录将转型活动细分为「活动」和「措施」两个类别。其中,「活动」指的是在指定时间内按照减排路径实现绿色标准,或者能够显著促进减碳的经济活动。「措施」则聚焦于支持减碳的技术、流程、设备或材料等。例如,提升设备或引入新技术将生产过程电气化。值得注意的是,转型活动不适用于新发展的活动(例如新建的生产线),以避免碳排放较高的设施因使用寿命长而造成碳锁定2(Carbon Lock-in)。
  3. 在具体界定转型活动时,我们参考了国际主流分类标准,利便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充分考虑亚洲地区的需求和挑战。以制造业为例,其转型措施参考了内地及其他地区的行业实践和相关标准。这种兼容并蓄的方式,不仅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方向,也兼顾了区内低碳转型的实际情况,从而务实有效地推动区内低碳转型进程。

新增适应气候变化

  1.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减缓」和「适应」双轨并行。第一阶段我们聚焦「减缓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意思是通过减少碳排放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而我们在第2A阶段分类目录中新增了「适应气候变化」的类别,即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以防止或减低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两者目标不同但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
  2. 随着全球暖化日益加剧,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以香港为例,极端降雨事件显著增加。今年8月5日的雨量便打破了该月最高日雨量的纪录3。与气候变化共存并提升适应能力,增强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抵御力,已成为一个迫切且不可忽视的议题。然而,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估算4,全球每年在气候适应方面的资金缺口高达1,870亿至3,590亿美元,为推进气候适应行动带来巨大挑战。我们新增「适应气候变化」类别,旨在促进资金流向相关适应项目,帮助有效管理实体风险,并且发挥示范效应,提升社会对气候适应的关注,为逐步增加该领域的投资奠定基础。
  3. 鉴于适应气候变化具高度的地域性,第2A阶段分类目录聚焦香港及邻近地区的气候风险,率先针对水灾风险与水资源压力,并引入相关的适应措施,例如安装水资源监测设备。未来,我们将根据实践经验、气候风险的变化及市场需求,考虑逐步扩展至其他气候风险领域。这循序渐进的策略,有助市场在适应气候变化这一新兴领域中逐步积累经验与能力。

预计分类目录未来有何发展?

  1. 分类目录目前属自愿使用性质,旨在提供一套清晰可用并以科学为依归的评估工具,厘定绿色和可持续以及转型的定义,借此支持市场能力建设、提升数据能力和推动更广泛的应用。我们会密切关注业界使用分类目录的情况和面对的挑战。长远而言,我们会考虑如何将香港分类目录纳入银行监管政策中,并就此与银行业保持沟通。
  2. 分类目录将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持续完善与更新。我们希望透过就第2A阶段分类目录原型展开的公众咨询,可以广泛收集建议以作为最终定稿及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其后,分类目录的发展将逐步扩展至2B及后续阶段。我们邀请各界积极参与,提供宝贵意见,共同推动分类目录的进一步完善与应用。

 

香港金融管理局
副总裁
阮国恒

2025年9月8日

 


1  参阅《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的原型 (第2A阶段) 》

2 即高碳排放活动因无法摆脱现有基础设施或技术的依赖,导致难以实现低碳转型,以及阻碍减碳进程

3 香港天文台2025年8月5日的天气随笔

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2024年适应差距报告》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25年09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