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和竞争力排名再次获得肯定,反映外界对本港金融业的信心。这份信任有赖近十万名本地银行从业员为我们提供各类型金融服务。其中,20家零售银行的分行网络深入社区,前线银行职员每日与市民互动接触,他们的操守行为和诚信尤其重要。
- 自2017年起,金管局鼓励银行透过管治、奖励制度、评估及意见反映机制三大支柱,推行良好银行文化。然而,我们和业界都意识到,现实中仍不时出现害群之马,为一己私利损害客户利益。
- 俗语有云,「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英文亦有「一个烂苹果会破坏了整桶苹果」(One bad apple spoils the barrel)一说。如果银行员工曾涉及不当行为,这个「烂苹果」转职到另一家银行时,若隐瞒其「黑历史」并故技重施,不仅危及个别银行,更会令不当行为在业内蔓延。一个「烂苹果」会令整个行业沾上污名,银行业的信任基础一旦被这些害群之马侵蚀,将会动摇社会对银行体系的信任。
- 国际金融监管组织一直有关注这方面的讨论,金融稳定委员会亦曾就环球金融体系加强管治架构,及针对所谓「滚动的烂苹果」(Rolling Bad Apples)现象发表建议1,以缓解不良操守风险。金管局一直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的工作,深明要有效地解决「烂苹果」现象,不能只靠个别银行单打独斗,业界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防止「烂苹果」对行业造成损害。
- 香港银行业界过去确曾面对员工操守资讯无法跨机构流通的问题。有前雇主即使知道员工诚信存疑,甚至曾违反专业或内部守则,却碍于调查未完成或私隐限制,无法向其他银行提供有关资讯,让有问题的员工有机可乘。
- 考虑到各地金融监管最新发展及业界实际情况,金管局于2020年展开业界咨询,并于2021年发布「强制性背景查核计划」运作框架。在计划下,所有银行机构会透过协定机制分享讯息,招聘银行会获取准员工过去七年的相关背景资料,从而作出更明智的聘用决定。同时,为确保求职者得到透明和公平待遇,如果招聘银行收到任何负面讯息,须给予求职者回应机会,再由银行判断会否雇用。
- 在我们和行业公会的推动下,计划首阶段于2023年5月实施,涵盖约3,500名银行高级职位人员。银行至今透过计划共进行约700宗背景查核,当中只有九宗涉及负面讯息。相关数字虽少(负面讯息占整体约1%),但意义重大,显示计划能识别潜在的「烂苹果」,防止银行员工转职时隐瞒其不当行为纪录。
- 接下来,计划第二阶段将于9月30日实施,涵盖范围扩大至包括约五万名担任持牌或已获注册从事证券、保险或强积金受规管活动的员工,占整体银行从业员超过一半。
- 银行正在为第二阶段实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与将被涵盖的银行员工及持份者沟通,更新招聘内部流程、提供员工培训,以确保计划的第二阶段能够畅顺有序地推行。
- 对计划涵盖的员工而言,计划的落实让银行更有效地进行背景审查,更有信心作出聘用决定,亦能加强客户甚至整体社会对业界的信心。
- 此外,我们将与其他监管机构探讨将计划扩展至其他金融界别,共同应对曾有不良操守行为的从业员在业界流窜的现象。我期待计划的落实和扩展能将「烂苹果」从体系中排除,促进香港金融业的长足发展,同时加强公众对行业操守行为和公平待客的信心。
香港金融管理局
副总裁
阮国恒
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