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结算系统与央行

汇思

2019年08月20日

支付结算系统与央行

要做体检吗?

1. 「你想我帮香港的银行同业支付结算系统做一个免费体检吗?」时维1992年,一位英伦银行(英国央行)来港度假的支付系统专家善意地毛遂自荐。当时的香港政府外汇基金管理局缺乏这方面的专长,于是我乐意地接受了这好意。好几十年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下称「汇丰」)一直在直接或间接地充当香港所有银行的结算行。换言之,汇丰是银行同业支付结算系统的营运者,而所有银行间的支付都通过汇丰帐户结算。

2. 体检的结果未尽人意。大额支付系统当时须符合六项国际通行准则1,香港只有两项勉强合格,四项「肥佬」。简单而言,我们的银行同业支付结算系统在以下几方面未能达标:

  (a) 依赖一家商业银行而非央行的帐户结算;
  (b) 结算以银行间往来的净额而非总额作基准;
  (c) 隔日而非即时结算;
  (d)

结算在法律上的「终局性」存疑。

3. 作为金融市场基建的重要组件,银行间大额支付结算系统是任何一个蓬勃的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不少人将之比拟为金融系统中的「水管」,而我较喜欢视之为人体血管,畅顺与否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体检客观地暴露了香港虚弱之处,除却施行根本性的大手术已别无他法。

改革良机

4. 无疑,要对这套系统动手术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只是当时大家尚未留意到——那就是收回汇丰充当香港银行体系结算机构这项功能。中央银行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货币,不但是因为它们能开动印钞机,还因为它们具备作为银行体系结算机构的权力和地位。央行通过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在央行开立的结算户口的结余(或称为储备),去增大或缩小货币供应(即M0)。基于历史原因,汇丰一直是香港银行体系的结算机构,故有「半央行」之称。然而,由一家商业银行承担香港的央行功能毕竟非长久之策。因此,香港政府在1988年引进「新会计安排」,用间接方法去限制汇丰左右货币供应的能力。当时的做法是规定汇丰须于外汇基金开立户口,但户口结余水平由港府金融事务科决定,再通过罚息机制令汇丰有诱因因应这个户口结余水平调节银行间的流动性。「新会计安排」虽然为货币操作提供了一个过渡安排,但未有改动支付结算系统。纠正由商业银行承担香港央行功能的「异常」之况,是1990年代香港银行同业支付结算系统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新成立的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重要举措,以推动香港支付结算系统依循国际标准和惯例。

RTGS系统起步

5. 万事起头难。首先要有人,金管局需要从外部招纳专家和顾问。我们还要与时间竞赛,97临近,为避免项目横跨回归,我们于1995年初启动项目,争取在1996年底前新系统全面启用。要将系统升级至符合国际最佳标准、技术先进的即时支付结算(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RTGS)系统,涉及浩瀚繁钜的程式编写工作,唯一可行方案就是委聘汇丰开发程式,在原有的结算所自动转帐系统(CHATS)2基础上建立新系统。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不能闭门造车,使用者必须参与设计新系统的功能。我们还利用这个契机增添货银两讫(DvP)和外汇交易同步交收(PvP)两个功能选项。所谓「DvP」,就是将RTGS系统接驳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entral Moneymarket Unit,CMU) ─— CMU为金管局和其他债务工具发行人提供债券托管和清算服务 ─— 从而进行货(债)银两讫的实时交收。所谓「PvP」,就是让两种不同货币的外汇交易得以实时挂鈎同步进行。于是我们与香港银行公会成立了一家合资有限公司,以负责支付和结算服务,汇丰亦同意将其CHATS的所有知识产权转让予新成立的合资公司。由于系统的实时结算功能会增加银行对日间流动性的需求,我们引入了即日回购安排(repo),这全赖RTGS系统和CMU能够无缝、高效对接,让银行顺利进行外汇基金票据和债券结算。

6. 目标明确,贵在执行。差不多整整两年的每个周一,我作为负责人在金管局召开例会,与会者二十多人,包括项目顾问、程式开发商、香港银行公会及金管局项目小组成员。为了协调解决不同持份者纷纭的意见和分歧,我不得不采取一个办法:分歧不解决当天就绝不散会。事实证明,这方法非常见效。各方的领队意识到,与其「累斗累,困兽斗」,倒不如寻求折衷共识解决分歧。于是,大家很快就建立了互相理解、彼此配合的互动关系。

RTGS系统于1996年底如期开通

7. 整个团队都不眠不休、竭尽全力,我们才得以克服无数的挑战,特别是在使用者验收测试(User Acceptance Test)和模拟测试(Simulation Test)阶段。尤其重要的是,新系统是实时运作的,因此一旦开通后,新旧系统就一定不可以同时并行。换言之,只要新系统启用,就如中国人所说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哪怕系统无法按计划运作。无形压力之大可以想像,当时银行同业支付结算系统每天成交量约3,000亿港元,万一新系统「跪低」,整个银行系统就会瘫痪,资金流转骤断,就如血管突然壅塞,生命堪虞。

8. 开通倒数数个星期,气氛更为紧张。测试阶段冒出来的「虫」(电脑术语“bugs”,即错漏之处)远超预期,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消息因为知道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坏消息因为在争分夺秒的阶段要处理大量的「除虫」工作,而且好不容易地把这个漏洞处理掉,新的漏洞又冒出来,疲于奔命。1996年12月8日(周日),死线已到,我们必须决定新系统是否如期在第二天(周一)开通。当时,除虫工作基本完成,只剩下一个很后期才发现的问题,是银行提取全部交易记录的功能,这项功能极少使用,但如果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一旦在新系统需要使用这项功能,将严重拖慢系统的运作速度。团队告诉我,这个「提取全部交易记录」的漏洞已经修复,但电脑的运算能力仍待增强,才能满足特大的交易量,例如当所有银行同时发出以外汇基金票据和债券进行货银两讫实时交易的指令时。即使这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仍有风险。经过一番挣扎,我们决定「去马」,按计划于12月9日(周一)推出新系统3!我以并不像开玩笑的方式告诉我的同事:「如果事情有丝毫差池,我和你们的人头都要落地(heads will roll)。」。

世界级的系统

9. 回过头看,我们在1996年启动这个国际上最先进可靠的RTGS系统,每一位参与者都值得为自己的贡献而自豪。香港是全世界第四个推出RTGS系统的地区,仅次于美国、瑞士和英国,而英国其实亦只是较香港早几个月推出。开通以来,系统与时代并进,功能不断强化升级,尤为难得的是一直保持100%正常持续运作,没有试过出事停机。这个安全高效的平台处理香港银行体系内的大量资金交易,现时单是港元交易平均每天就有1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早于人民币国际化在2009年提速前,我们的RTGS系统在2007年就已早着先鞭,开通人民币支付结算功能。今天香港已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全球枢纽,每天人民币RTGS系统处理的总额亦已突破1万亿元。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全球人民币跨境支付约7成经香港支付系统处理。

10. 支付结算系统是香港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1996年推出的RTGS系统不但安全且高效,并为日后香港银行的支付结算发展奠下基础。时隔20多年,随着2018年9月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Faster Payment System ,FPS)面世,香港银行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转数快」是世界上首个集实时、方便、安全、收费相宜等多种特性于一身而又支援双币(港元和人民币)的支付平台,大大方便了市民进行小额个人对个人以及个人对商户的交易。此系统不但有助推进金融科技的创新,亦为市民日常支付提供了另一个便利安全的崭新选项。同时也为银行和电子钱包营运商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以提供高效、安全的小额支付服务。

 

香港金融管理局
总裁
陈德霖

2019年8月20日

 


1 这六项国际通行准则常被称为Lamfalussy准则,以时任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命名。

2 CHATS是当时由汇丰设计和营运的香港银行同业支付结算系统。

3 《结算及交收系统条例》在2004年生效,包括为RTGS系统支付的法律终局性提供法定支持,此时香港亦于其时才满足所有Lamfalussy标准。该条例于2015年进行了修订,并易名为《支付系统及储值支付工具条例》。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19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