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市民都有使用支票的习惯,我也不例外。尤记得40年前第一次开支票户口,开出每张支票还要付5毫子印花税,以至填写支票时战战兢兢,总担心写错银码或收款人名字,支票打回头,白浪费五毛印花。时至今天,我仍然经常以支票支付。然而,作为金管局总裁,我不时接触到科技进步而催生的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形形色色的电子支付安排,难免会思考,再过十年我们会否继续使用实物支票吗?还是只能在博物馆看到这些「历史文物」?
支票的历史及演变
当然,我使用支票的个人经验与支票的悠久历史不可同日而语。按一般的理解,世界上第一张支票于1659年在英国面世,由付款人在一张普通纸上自行写上支付指令,收款人将支票存入收款银行后,由收款银行与付款银行协调票银交收安排。
今日的支票与350年前的版本有了很大的不同:标准化、自动化及影像化。首先,银行会根据业界规定及保安要求,预先印制支票并分发给客户使用。支票本身具备基本的防伪特征,如附有银行水印及以特色纸张印制。支票上亦有以特别油墨及字体显示的付款人账户号码及支票号码,有助银行自动化处理。另外,本地支票集中由结算公司清算,银行间无须再进行双边安排。
实物支票的局限
尽管电子支付日趋普及,实物支票在很多地方仍然广泛地使用。根据国际结算银行的资料,2014年,美国处理140亿张支票,英国处理6.5亿张。支票在香港的使用量亦相当大,每年发出1.5亿张支票,其中5千万张为同行结算,不需中央清算处理。
相比起电子支付,支票在使用上很不方便。付款人要将实物支票交给收款人,收款人亦要将支票送往银行入票。此外,支票涉及人手操作,企业需要消耗不少资源处理。美国有一个调查发现企业平均要花1.5美元处理一张支票。而香港银行处理每张支票的成本平均要港币15元,银行因此每年花费超过港币20亿元去处理支票。加上支票连同邮寄支票使用的信封都会使用纸张,并不环保。为了鼓励大众转用电子支付,英国支付委员会曾考虑由2018年起全面取缔支票,但因遭受庞大的群众及舆论压力而搁置有关方案。
既然支票并不方便,为什么香港的使用量持续偏高?当中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支票受《汇票条例》监管,无论对付款人或收款人均提供充足的法律保障。因此,大部份个人及企业在进行重要交易时例如楼宇买卖或租赁都会使用实物支票。另外,有别于其他电子支付或转账,收款人无须向付款人披露自己银行的账户号码,他们亦可以等待收取支票后因应需要才决定存入那个银行账户,拥有较大弹性。
电子支票的好处:方便、快捷、安全、环保
有见及此,金管局与银行业界过往数年积极筹备发展电子支票的基建配套。所谓电子支票,其实是电子或数码支付的一种,只不过我们使用一个与支票影像相似但以PDF格式存在的电子档案去传送。电子支票将整个支付流程包括发票、传送及入票全面电子化,突破实物支票的限制。
与实物支票比较,电子支票具备更严谨的保安措施。它使用高保安水平的数码加密签署(公开密码匙基础建设技术,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足以防止任何人于开票后篡改支票上的任何资料。数码签署的另一个好处,是避免手写签名与银行内部记录不符而出现退票的情况。事实上,在很多交易案例中,买家以支票向卖家支付,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退票情况而令交易告终,造成很大的损失或不便。
与实物支票相比,发出电子支票并不需要在支票上签名,免却了个人签名式样给收票人知晓,避免签名被冒用的不必要风险。
此外,电子支票完全打破了地域限制,让付款人及收款人无论身在何地都可以开票及入票。假如你正在外地公干或旅行时,突然要付款做交易,但又不知道对手的银行账户号码(对方亦可能不愿意透露),你可以即时透过电邮和社交通讯网发送电子支票给对方。由于使用数码签署,电子支票即使在发送的过程被人截取,也不会对发票人造成金钱损失。不论你身在何地,只要收到电子支票,亦可以即时透过网上银行或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的入票平台存入香港银行的账户,既方便亦安全和快捷。
对于企业而言,电子支票的整个流程可以自动化处理,省却现时实物支票牵涉的繁琐步骤。银行亦可以省却大笔处理实物支票的成本。
另一方面,使用电子支票亦可为环保作出贡献。假设有一半的纸张支票被电子支票取代,香港每年可减省1千8百万张纸张,减少砍伐1,800棵树木,及减少130吨(相等于28个标准游泳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015年12月香港开始推出电子支票
香港银行将于今年12月推出电子支票,首先会有9家零售银行先行推出电子支票出票服务,其他的零售银行则会稍后陆续推出。虽然开票行会分批推出开票服务,但从一开始所有银行都能接受客户存入的电子支票。由于市民对电子支票都比较陌生,金管局会联同香港银行公会携手进行公众推广活动,提高市民对电子支票的认知。此外,金管局将会继续与业界探讨拓展电子支票的进一步应用,例如电子商贸及跨境支付,务求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基建的效率和竞争力。
香港金融管理局
总裁
陈德霖
201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