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汇思

2009年03月26日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助应付当前的挑战,但需要审慎处理可能衍生的后果。

最近大家可能经常听到「量化宽松」这个术语来形容美国等先进国家现时采取的货币政策。不少人索性称之为「开机印钞票」,意思明显不过。其实,「量化宽松」并不一定要加印实物钞票,可以是为货币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即是为本土的银行同业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促使互相拆借,令借贷成本(即同业拆息)维持在极低水平,最终希望能够惠及所有借款人,支持整体经济运作。

实际上,「量化宽松」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取决于银行的反应,特别是否能够将充裕的流动资金及低廉的资金成本惠及借款人。当然,银行可能要考虑借款人的信贷风险及本身的资本充足程度等因素,来决定是否支持增加贷款,但一般来说「量化宽松」确实能够支持整体经济,并有助纾缓或遏抑经济逆转的影响。

技术上,央行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会向市场拆出资金或买入资产,并在银行结算户口上记入相关结算金额,从而达到创造货币的效果。这有别于央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的「冲销」安排,即中央银行从市场买入资产时,以某种形式的借贷方式来获取资金,支付有关的收购,避免影响货币供应。香港方面,「总结余」是指所有持牌银行按规定在金管局所设结算户口的结余总额。假设香港要实行「量化宽松」,金管局会从持牌银行买入资产(例如美元),然后在其结算户口注入相应港元金额,就可增加总结余,令银行同业市场有更多资金可供借贷及降低同业拆息。

央行可选择是否向银行结算户口支付利息,视乎不同地区的做法而定。以香港而言,金管局不会就总结余向银行支付任何利息。至于其他地区,特别是那些规定银行要在央行维持某些存款准备金,作为控制货币其中一项措施的地区,例如中国内地,则会向银行支付利息。但不论付息与否,银行从这方面所能赚到的利息始终有限,它们通常只会在结算户口,存放最少金额以应付结算需求或法定存款准备金等规定。在妥善管理好信贷风险的前提下,银行都宁愿将剩余资金贷出以增加收入,结果令市场上借贷更容易,利率更低。

短期而言,「量化宽松」及其他刺激经济的公共政策都有助经济复苏。然而,当大量资金争逐有限的货品供应时,将可能会引发通胀的潜在风险,尽管通胀现时并非需要关注的事项。金融及经济危机当前,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对资产价格带来的后果虽然不是迫切的问题,但仍须小心注视。正如我早前所说,有关当局要及早筹谋,因应付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特殊措施的长远安排。随着越来越多地区进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必要制定有效的长远策略,否则全球金融体系可能产生各种不同的风险。

过去18个月(尤其对上6个月)全球金融形势可谓触目惊心,欧美银行体系几乎崩溃。相比之下,香港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维持稳健,但我们仍须提高警惕,尤其防范全球各地纷纷推出史无前例的措施可能对货币及经济所产生的后果。

任志刚
2009年3月26日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9年0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