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本港通胀的因素

汇思

2007年11月15日

影响本港通胀的因素

本港通胀受内需及物业价格的影响,多过受进口价格的影响。

读者可能会留意到近期本港以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显示的整体通胀数字仍然温和,这一点跟大家作为消费者或密切注视本港经济发展的分析员所得印象并不相同。事实上,对官方通胀数字持怀疑态度颇为常见。回想我昔日担任统计师遇到外界对官方统计数字的质疑时,我往往会反问:他们是以什么方法得出不同数字,而这些方法与官方统计所用周详且国际通用的方法又是否相符。

但目前整体通胀率与消费者所得的印象存在差距,理由很简单:就是政府推行宽减税务特别措施(尤其有关物业差饷的豁免安排)造成的效应。在2007年9月,以按年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升幅计的整体通胀率为1.6%,但扣除宽减税务措施影响的基本通胀率为2.7%,截至9月止3个月期间经季节因素调整的按年率计通胀率更达3.4%。由此可见,近期消费物价上升速度确实较整体通胀数字所显示的快。

宽免差饷只属短暂措施,当其短暂统计效应逐渐消失时,我们可以预期整体通胀率将会以较大幅度上升。即使其后再次推行宽减,通胀率上升亦只会被押后,而整体通胀率仍会逐渐贴近基本通胀率。根据金管局估计,有关升幅约为1个百分点。假设下个财政年度不再实施宽减措施,预期这个升幅将在2008年第2季出现。

促使香港目前通胀加快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包括:经济畅旺 -- 这从我们连续第4年录得高于趋势的经济增长率及消费需求强劲可见;劳工市场紧张,失业率持续下降;美元作为港元的挂勾货币而其汇价疲弱;人民币持续升值;全球食品价格上涨;以及物业价格对住宅租金传递效应日渐增加。现时种种迹象显示,这股基本通胀趋升的动力可能持续。

劳工生产力增长迅速,或会纾缓部分通胀压力。自2003年第3季以来,以每名工人产值计的劳工生产力平均按年上升5.3%,远高于工人薪金1.4%的升幅;不过由于失业率持续下跌,两者差距可能会逐步收窄,以致减低劳工生产力对通胀的遏抑作用。整体而言,因此我们预期基本通胀率将于未来几个月内上升。

在众多影响本港通胀的因素中,它们的相对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尽管香港非常倚赖进口(尤其来自内地的食品),但进口带动的通胀其实低于由内需带动的通胀,这点与我们一般所持的印象相反。根据金管局内部估计,过去20年本港消费物价通胀变动中,可由境外物价(以港元计)变动直接解释的比重平均不及三分之一,反而内需压力(以产值差距计)及物业价格解释的比重则超过三分之二。由此可见,本港实施港元与美元联系汇率制度,其实并非影响通胀的主因。


任志刚
2007年11月15日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7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