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去看香港人民币业务

汇思

2006年07月13日

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去看香港人民币业务

发展香港人民币业务有助于香港为人民币最终成为一种国际货币作好准备。

中国内地在急速的现代化发展下,已成为全球最庞大的经济体系之一。以国内生产总值计,在2005年全球位列第四。按其他标准,例如外汇储备额以及人口等,更属全球之冠。内地经济继续急速增长,目前每年的实质增长率约为10%,远高于大部分先进经济体系;若再加上人民币兑大部分货币均升值的话,内地经济在未来几年的排名相信会迅速提升。

作为其中一个全球最大规模经济体系的货币,人民币自然将会像其他主要经济体系的货币一样成为国际货币。而内地有关当局已表明会逐步实现在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关政策也有助人民币晋身为国际货币。这个过程将会是循序渐进的,进度视乎资本项目的开放步伐而定。不过在这方面我们可看到有些有趣的发展。基于实际的经济需要,及在内地有关部门推出的政策下,人民币已有在境外使用。特别是在香港和澳门,以及在中国境外与内地边境接壤的城市,内地居民在境外使用人民币消费的情况日益增加。而在这些境外边境城市,人民币被用作支付所谓的「边境贸易」,在某程度上人民币在这些地区已成为硬货币。在人民币自由兑换改革进程允许的情况下,随着区内贸易急速增长,特别是与内地有关的贸易,人民币将会成为亚洲区的主要货币之一。现时美元、欧元、甚至日圆是世界上的储备货币。当中国内地发展为全球的其中一个经济强国后,人民币可能同样会成为储备货币,以及成为区内的支柱货币。

我相信这是必然的过程。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交易将会不断增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发展处理有关交易的能力。正因如此,我们致力推动香港的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及将人民币并入香港先进的多币种金融基建设施。

在2001年带领香港银行公会代表团前往北京作周年访问时,我首次向内地官员提出了在香港开办人民币业务。当时双方的主要考虑是设立适当的渠道,让在内地以外流通的人民币回流到内地的银行体系。其后,以及经过在2004及2005年分两个阶段在香港推出有限度的人民币银行业务,人民币发展为国际货币的前景更见明确。利用香港作为人民币踏上国际舞台的试点的好处,以及香港需要发展金融基建以应付日后增加的以人民币为单位的国际金融交易,亦已变得更显而易见。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基本法》第109条的规定,亦是在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表明的政策。以上提及的发展与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目标是一致的,同时也是必须的。

我是一个没有耐性的人,凡事都想昨天已经做好,因此,我当然希望有关发展可以快一点。不过我们必须谨慎,特别是在日趋复杂的全球金融环境下,需要留意开放步伐过急对内地货币及金融稳定的影响。首要的任务是确保一切做得妥当,这对内地及世界其他地区同样重要。我们非常欢迎最近有关研究以人民币支付在香港留用的内地进口以及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进展。我们会一如以往,与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他内地有关当局沟通和合作,以拟定相关的细节,使有关项目能尽快落实。

任志刚
2006年7月13日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6年07月13日